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在東莞成立
產業聯盟,正成為企業自發抱團解決產業難題的新生力量。昨日,由嶺南園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嶺南園林”)發起的生態園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在莞成立。聯盟由北京林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棕櫚園林、普邦園林等35家院校、企業擔任理事會成員,原科技部副部長吳忠澤擔任顧問。
根據章程,聯盟將整合成員的資源優勢,建立解決生態環境保護與利用過程中系列技術問題的產學研平臺,整體提升全國生態園林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聯盟瞄準制定行業標準
昨日的成立大會吸引了近百人參加,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生態經濟戰略研究所、省科技廳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以及國內知名農林院校、生態園林產業知名企業代表,東莞上市后備企業嶺南園林董事長尹洪衛當選聯盟首任理事長。
市政府副秘書長任新合在致辭中說,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設美麗中國,把生態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希望聯盟能發揮院校、專家與生態園林產業對接的平臺作用,有力推動生態園林產業的發展。
根據昨天成立大會上審議通過的《生態園林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章程》,聯盟的職責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生態園林技術研究、技術交流合作、申請國家地方生態園林項目、向國家部門提供產業咨詢和政策建議、自籌資金攻關技術難題及建立聯盟知識產權保護。為履行這些職責,聯盟專門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戰略規劃委員會。其中,專家咨詢委員會提供政策、經濟、法律和技術咨詢;戰略規劃委員會則組織重大戰略問題研究、研究國家相關科研政策等。
尹洪衛告訴記者,聯盟依托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構建共性技術平臺,集中攻關、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并計劃在未來制定行業標準,提升成員的市場競爭力,促進行業發展。
行內首個技術創新聯盟
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尹洪衛表示,該聯盟就是通過產學研合作機制,利用聯盟成員的綜合優勢,解決行業不規范、科技含量低等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長時間籌備成立的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作為行業內首個技術創新聯盟,能在國家相關的政策、法規制訂過程中發出產業聲音,同時牽頭制定行業標準,規范和推動產業的健康發展。
在此前的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籌備會上,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早在2005年就開始探索產學研合作模式,全省各類產業聯盟有100多家。然而,其中運作良好的只是少數。能否解決聯盟中成員間的競爭合作、是否有長效的產學研機制,是聯盟能否成功運作的關鍵因素,這也是對后來者生態園林產業技術聯盟的考驗。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園林中陽光充足的地方和建筑陰影中的草坪
對于花園的道路來說,觀賞草可以構成令人喜悅的道路邊緣,但是,這樣的邊緣需要很精心的維護,否則景觀也許會不盡如人意。為了邊緣草坪的修剪,寬闊的草坪上可以用剪草機來修剪;這種方法尤其適合用于沿道路兩旁的緩坡地形【詳細】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中國園林發展脈絡與概述
中國自古以來有崇尚自然、熱愛自然的傳統,不論是儒家的"上下與天地同流",還是道家的"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都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促使人們去探求自然、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