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紐約城市規劃如何應對人口增長
車輛行駛在通往紐約的普拉斯基高架路,這條公路在早高峰時較擁堵
措施
加強基建應對人口增長
市長布隆伯格希望到2030年,紐約市人口再增加100萬人,達到約900萬人,但隨之而來的住房供應和交通擁堵問題需要解決。
紐約雖然規劃得當,但同樣曾經遭遇嚴重“城市病”。2006年12月,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宣布了一項“紐約2030規劃”,展望25年后的紐約城市前景。在布隆伯格的設想中,紐約將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城市之一,能夠吸引更多社會精英。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紐約面臨三個挑戰:首先,布隆伯格希望到2030年,紐約市的人口再增加100萬人,達到約900萬人,但隨之而來的住房供應和交通擁堵問題需要解決;第二,紐約市的很多基礎設施都比較陳舊,很多都已經有百年歷史,例如,地鐵。面對預期大量增加的人口,這些基礎設施亟待翻新;第三,紐約必須變得更加環保,更加綠色。
在紐約規劃局的網站上,該項計劃的主旨寫得非常明確:“做好準備迎接新增的100萬居民,提高經濟,應對氣候變化,提升全紐約人的生活質量。”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紐約市政府提出127項城市規劃倡議,其中97%的倡議在提出一年之內開始實施。到2009年的時候,其中2/3的項目都已經完成或者接近完成。
2006年,紐約長期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辦公室創立,作為市長辦公室的一個組成部分。實際上,這是一個擁有16名顧問委員會成員的智囊團。這個辦公室負責協調其他的城市機構,落實“紐約計劃”和其他城市發展問題。
經過6年的建設,當布隆伯格將要離去之時,人們盤點他的城市規劃遺產時,普遍認為他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美國“每日建筑”網站評論稱,布隆伯格令紐約城更高、更富有吸引力、更昂貴。紐約市政府將紐約地區的土地重新規劃,將廢棄的工業區利用起來,建造更高的建筑,吸引更多的住戶和商家。例如,在布魯克林區,沿著老工業區建造起高層公寓樓。在皇后區和長島那些被老舊廠房和工業遺址包圍的社區,也建造了一系列公寓樓和購物中心。通過這些重新規劃,紐約能夠多為31萬人提供住處。
紐約城市政策官員認為,布隆伯格的遺產將成為紐約未來50年的一部分,因為他改變了紐約的結構設計。
機制
立法保障區域協調規劃
美國政府利用立法和交通基金劃撥兩個方面,通過政府聯合會實現對區域發展進行協調的目標。
在城市規模不斷擴大的過程中,紐約不僅要解決自身的城市病,還需要面臨與周邊地區協調規劃的問題。二戰后,在美國一批政府聯合會(COG)應運而生,其主要成員來自各地多個相關政府權力部門,因此在區域協調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美國政府利用立法和交通基金劃撥兩個方面,通過COG實現對區域發展進行協調的目標。
按照其主要職能,COG可以劃分為區域委員會(RC)和大都市區規劃組織(MPO)兩類。其中,RC主要負責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各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問題,而MPO則主要負責大都市區交通和相關基金申請有關的規劃和協調工作。
目前,在美國每一個人口在5萬以上的城市地區,都會指定一個MPO管理交通問題,紐約大都市交通委員會(NYMTC)就是其中之一,負責紐約市、長島和下哈得孫河谷地帶。
NYMTC組織涉及交通問題的協調規劃論壇,進行旨在改善交通的研究,對未來的情況做出預測,負責管理和使用聯邦交通基金。比如,今年9月,NYMTC提出了“2040計劃”,著眼于2040年的未來愿景,詳細解釋如何改造紐約的交通。
NYMTC推行的一項“減緩擁堵和提供空氣質量”(CMAQ)的項目也非常有效。CMAQ計劃開始于1991年,通過聯邦政府對各州和地方政府進行資金贊助,用于交通改造,以令其符合《清潔空氣法案》的要求。很好地解決了區域之間共同分攤環保成本的問題。
除了區域協調,紐約在城市規劃中還注重與公眾協調意見,每當有重大規劃計劃出臺前,紐約市政府多采用聽證會、問卷調查、媒體討論等方式加強與公眾的溝通,以求最終形成更廣泛的社會共識,以便在實施中得到更多民眾支持。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