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荊州:“數字園林”系統投入使用 為全國第4個試點
隨著“創園”成功,荊州的綠化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保護已有的成果,對現有綠地進行實時監督。記者昨獲悉,荊州城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已基本建成,并通過審批,作為全國第4個試點、湖北省唯一一家單位,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城市園林綠化管理信息是以紙質形式存放,做法存在工作量大,數據不準確,資料不齊全,容易丟失,管理手段落后,工作效率低下,信息化程度低等缺陷。”市市政園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城市園林綠化得到迅猛發展,城市各類綠地數量、建設管理質量要求日益提高。數據庫以電子文檔形式保存,避免了紙質文檔雜亂,易丟失等缺點,同時數據庫更新方便、快捷、對建成綠地信息輸入系統后,系統能夠實現自動更新。
據了解,“數字園林”系統充分利用“數字化”“互聯網”等新技術,改變傳統的人力管理存在的問題,變被動管理為精細、規范、科學管理。建設中,“數字園林”利用衛星圖片反映的信息,并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范規定的指標,圍繞荊州的城市園林綠化工作實際需求,確保了其真實性、規范性、實用性及可行性。
今年4月份,住建部城鄉規劃中心正式將荊州作為全國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建設第四個試點城市。5月份開始,市政園林局制定了采集方案、工作計劃,歷時半年采集信息,本月下旬“數字園林”基本建成,并通過審批,正式投入使用。
據悉,“數字園林”系統應用軟件,是由國家住建部城鄉規劃管理中心組織研發并且經住建部批準在全國進行試點。荊州“數字園林”系統吸收國內三個前期試點城市成功經驗并對系統進行進一步修改完善建成。
記者探訪荊州“數字園林”
采集綠化信息是基礎
目前,荊州“數字園林”系統已對《城市園林綠化評價標準》、《國家園林城市標準》、《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各項指標信息進行了全面詳細采集,并分為定量和定性指標信息采集兩大類。其中,定量指標以衛星圖片信息結合現場實測實量進行采集,定性指標采取將指標要求相關文件直接輸入系統。
在定量指標采集中,系統又將其分為十大類,涉及30個具體指標。記者了解到,十大類園林綠化信息分別為公園綠地、道路綠息、單位綠地、居住區綠地、公共設施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古樹名木、河道綠化、停車場綠化信息采集。
據介紹,從5月份開始,市市政園林管理局全面開始采集信息。完成了荊州市建成區內各類公園綠地共65個、主次干道每條道路綠地、荊州水系河流7條,湖泊12個等綠化情況、古樹名木信息及保護辦法等信息的詳細采集。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鄭州將用三年力爭鄉村綠化率達30%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這不僅是城市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農村建設的目標。【詳細】
未來10年 河南規劃造林2252萬畝
河南省政府在鄭州舉辦了《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2018-2027年)》評審會,經過審閱、質詢和討論,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侖、中國科學院院士傅伯杰、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院士、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詳細】
重慶豐都:47公里長江兩岸實現綠化全覆蓋
“現在的長江豐都段兩岸,都被郁郁蔥蔥的林木覆蓋了,看不到一塊裸露的田土。”10月17日,說起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變化,豐都縣林業局產業中心主任潘登科十分自豪。近幾年,豐都補“天窗”、接“斷帶”,經濟林與生態林建設并重,縣境內47公里長江兩岸基本實現綠化全覆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58%。【詳細】
山東11市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生態綠化各有高招
記者從山東省林業廳獲悉,山東省日照市、萊蕪市獲新一批“國家森林城市”稱號。截至目前,全國共計137個城市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