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綠化”應走出“奢化”陰影
補貼給社區的“萬村綠”建設資金,31.5萬元只是種了三棵樹。深圳市2013年度績效審計工作報告昨日提交市人大常委會審議,水務和林業專項資金均爆出不少問題。
花費巨資,僅僅購買三棵樹,不管怎么說,這也是一種奢侈的行為,而且,這種行為,似乎已經是當前一些城市綠化中的常見現象了。巨資引進昂貴樹種,而且是活也難,養護也難。筆者認為,這是綠化工作中的“奢化”現象,與我們倡導的節儉精神背道而馳,“綠化”應走出“奢化”陰影了。
現在,我們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建設豪華辦公大樓,禁止公款節日支出,我看,我們也有必要發令禁止公款購進奢侈樹木品種了,因為購買奢侈樹木品種滋生的浪費問題,腐敗問題,綠化畸形問題已經屢見不鮮了。比如,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園林綠化局原局長趙桂強因收受賄賂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3年。調查表明,自2005年7月任古城區園林綠化管理局局長職務以來,趙桂強利用職務之便,在麗江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發包和實施過程中先后多次非法收受賄賂款物共計55萬余元。另外,還有造成浪費的報道,比如2012年就報道過,合肥市從越南引進98棵來自原始森林的古樹價值不菲,全是為了城市的綠化,可是沒有想到98棵古樹集體枯死。綠化奢侈化,伴隨滋生腐敗化,浪費化,我們應該警醒了。
那么,如何進行綠化呢?筆者認為,最好的綠化應該是體現本地地域特色的綠化,一方水土養育一方植物。我們的綠化應該是用最適合本地生長的樹木品種,應該是本地最大眾化的品種,這樣的綠化既有地方特色,又利于本地環境清新。而且,綠化平易近人,也淡化部門單位的高高在上,高人一等的環境氛圍,我們老百姓也喜歡。綠化應該是一種文化,應該平民化,這應該是綠化的基本標準。
期盼“綠化”走出“奢化”陰影,綠化應該平民化,廉潔化,樸實化,只有這樣的綠化才能打造出一個空氣清新,綠意盎然的好工作生活環境,綠化反對貴族化,奢侈化。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城市綠化為什么不用韭菜?
近年來國家對環境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面積的植樹造林,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環境的改善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城市的綠化建設,綠化面積不斷擴大。各個城市的發展節奏非常快,到處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的街道上【詳細】
江蘇常州:建設“智慧園林”首用“黑科技”
地被占用、綠植遭遇病害等都是城市綠地養護中常見的問題,如何及時發現并迅速反饋執行,一直是管理中的難題。記者昨天了解到,今年4月份以來,常州市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在全省率先嘗試采用【詳細】
安徽推行城鎮園林綠化林長制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相關工作方案要求,2018年建立城鎮園林綠化林長制相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責任體系;2020年修編完善城鎮綠地系統規劃、完善城鎮生態網絡規劃、全省所有城市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