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保護釋放生態張力獲國際關注
野雞堂而皇之地在路邊溜達,花尾榛雞在林子間悠然覓食,狍子、野豬也經常大搖大擺地穿梭于道上道下。如今,生活在大興安嶺濕地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濕地保護讓這里呈現出生物多樣性的生態和諧之美,眼見國家級保護動物并非難事。
據了解,全區現有濕地總面積為153.08萬公頃,占全區總面積的18.33%。主要包括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和人工濕地四大類。面積如此大的濕地不僅給野生動植物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還發揮著巨大的生態功能。據專家評估,我區濕地生態環境價值達619.76億元。
“天保”工程實施以來,特別是大力推進生態功能區建設以來,我區不斷強化對濕地生態系統的有效保護,啟動實施了濕地保護工程規劃,濕地保護全面納入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重要區域的濕地生態系統得到有效恢復,濕地面積不斷增加,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針對重要濕地重點采取了劃建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和濕地保護小區等分級分類策略進行保護和管理。截至目前,全區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5處,其中國際重要濕地1處,總面積約95萬公頃;建立了加林局古里河、圖強局九曲十八彎、韓家園局雙河源、阿木爾局4處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45568.75公頃,使28.7%的自然濕地得到了有效保護和管理,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區的濕地保護網絡。
近年來,按照國家林業局的統一部署,我區組織了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工作,查清了大興安嶺東部林區濕地資源現狀,完成了大興安嶺嫩江源頭、呼瑪河流域國家重要濕地確認和南甕河國際重要濕地監測工作,為國際、國家重要濕地的保護和科學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實施了大興安嶺嫩江源、綽納河濕地保護與恢復及濕地保護補助等工程項目,累計爭取到位資金3824萬元,完成了采金礦區跡地整理、植被恢復及退耕還濕試點工作,成功地探索了濕地恢復的有效途徑。今年10月,按照國家林業局指示,開展了全國首次打擊破壞濕地資源專項行動,查處破壞濕地資源和非法采挖運輸濕地植物資源案件3起,行政處罰4人,有效打擊了各種破壞濕地資源的違法行為。
記者日前到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采訪時,見到了負責濕地工作的孫玉成同志,他興奮地說,經過多方爭取,今年11月,GEF(全球環境基金)《加強中國濕地保護體系、保護生物多樣性》規劃型項目之“增強大興安嶺地區保護地網絡有效管理”項目已經在北京啟動,項目執行期為5年,由全球環境基金贈予177萬美元作為項目資金,標志著我區濕地保護重要性得到國際認同和關注。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江西成立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
近日,江西省濕地保護專家委員會成立,聘請復旦大學教授陳家寬擔任顧問。本屆專家委員會由來自生態環境、氣象、土壤、地理、監測、動植物保護等各個領域的31名專家委員組成,其中外省專家7名。【詳細】
青藏高原東南緣古高程及其植物多樣性研究
青藏高原東南緣(包括橫斷山地區)的古高程重建對于研究整個高原的隆升過程以及該地區的物種形成演變歷史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之前對于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古高程研究主要基于生物地層的對比,認為這一地區的抬升發生【詳細】
海口市濕地保護協會成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詳細】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交流年會舉行
中老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第十二次交流年會日前在云南景洪舉行。雙方代表回顧了多年來跨境聯合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的成果,討論了今后聯合保護計劃及合作展望。中方還向老撾北部三省農林廳贈送了辦公設備。【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