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德慈院士:需警惕大城市巨型化
2014-01-21 09:04:12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瀏覽次數:
鄒德慈:這次我們提出了“5611”的重要城鎮化地區空間布局規劃,就是按照國家發展戰略的需要和區域協調發展的要求,優化提升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成渝、長江中游等5個大核心城鎮群,積極發展海峽西岸、海南、天山北坡、哈長、滇中、藏中南等6個戰略支點地區,重點培育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關中—天水、北部灣、黔中、太原、呼包鄂榆、寧夏沿黃、蘭州—西寧、淮海等11個城鎮化重點地區。
在5大城鎮群之外,要積極發展這6個戰略支點地區。當前我國已成為眾多國家和地區重要的貿易伙伴和外來投資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角色經歷了從被動到主動、從外圍到核心、從配合討論到參與決策的重大變化,對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城鎮化空間布局應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前提下,以門戶中心城市及周邊地區為引領,加快國家沿海沿邊等地區開發開放,積極開展跨界和跨境合作,提升國家的對外開放水平,統籌雙邊、多邊、次區域開放合作,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體系。
另外,還要重點培育11個區域城鎮化重點地區。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前提,以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集聚發展為重點,增強產業集聚能力和人口吸引能力,強化其對于各省區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帶動作用。
但是,我們需要轉變觀念,不要認為城市發展的目標就是追趕大城市,這種老的觀念是錯誤的。城市是否重要在于它的職能,而不是大小。譬如昆明,它只是中國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中心城市,它沒有必要去追趕上海、廣州,沒必要和上海、廣州比大小。
再如新疆邊境城鎮阿拉山口,它只是我國西部重要的邊境口岸城鎮,沒必要追趕其他大城市,它的職能就是在西部連接中亞的中轉樞紐,沒有其他的經濟職能。
所謂的“5611”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只是目前在國家城鎮化大的構架下,形成“5611”這個局面。同時,在“5611”的大格局中,不要簡單地相互攀比,這會造成負面作用,地方城市領導人要擺正心態。
城市巨型化傾向值得警惕
記者:我們再回過頭說這些中心城市,您覺得它們在下一步發展中是否存在嚴峻挑戰?
鄒德慈:在接下來的大城市與特大城市發展規劃中,要以增強國際競爭力為目標,構建國家中心城市體系。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發展迅速,是當前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引領城鎮化、工業化發展的核心載體,但城市巨型化的傾向值得警惕。以4個直轄市、重要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市為代表,一些中心城市正在朝向巨型城市發展,如果按照各地上報國務院批準的城市總體規劃,到2020年我國城市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則多達16個。
城市的巨型化發展,往往伴隨資源能源高度緊張、城市空間“攤大餅”蔓延、交通擁堵、大氣污染嚴重、宜居水平低下、社會矛盾緊張等突出問題,需要從政府的角度加以規劃引導和調控,加快發展轉型,由全面吸引集聚資源轉向區域協調與帶動。
要推動特大城市智能升級,調整和優化空間結構,培育國家中心城市體系。強化北京、天津、上海、廣州、重慶、武漢等城市高端職能提升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提升其在世界城市體系的地位,引領和組織國家城鎮格局的有序變遷。
同時,要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增長邊界,倒逼特大城市轉型發展,避免城鎮空間無序蔓延。劃定現狀存量建設用地更新,以城中村、城邊村、棚戶區、低效工業用地為重點,創新存量土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更新改造模式,推動存量建設用地更新升級。
現在主要問題在于,很多城市在編制自己的總體規劃時比較主觀,只考慮當前發展與增長,不考慮大局與未來。很多地方圈地修建新城,很少考慮土地、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
目前,交通堵塞、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等問題在城市發展中普遍存在。
現在,地方政府搞“土地財政”,靠賣地的錢進行城市建設,賣地難以為繼,就向銀行借錢。現在,地方政府債務累積非常嚴重。這個問題在最近出臺的改革政策中已看到逐步解決的前景。
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應該解決,不僅需要錢,也需要時間,只有這樣,才可能徹底解決問題。
現在,中央召開了城鎮化工作會議,有些問題講得已經非常明確,地方政府在城鎮化方面的認識程度還遠遠不夠。在新一輪的城鎮化過程中,地方政府做規劃時要和中央保持一致,較好地落實中央的決策。
在我看來,最近不太健康的城市發展勁頭依然存在。有的大城市,為了城市建設,向銀行大量借款,高利息的巨額貸款達到驚人的地步。
所以,中央提出來的新型城鎮化方略,大家都需要好好學習,也包括我自己。要聯系實際,好好學習領會。不要把新型城鎮化作為一種借口和口號。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閱讀
北京首發森林體驗指數
很多森林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因風速、濕度、負氧離子濃度等的不同,游憩的感受相差很大。到底哪片森林更適合您的出游需求呢?昨天,北京首次上線森林體驗指數,為市民走進自然踏青賞花提供參考【詳細】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