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發現:氣候變化驅使動植物向更高海拔擴張
由于氣溫升高,在瑞士更高海拔的山地上都觀測到了多榔菊等植物。
氣候變暖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影響到了動植物的生長。在過去20年里,歐洲的鳥類、蝴蝶已經向緯度更高的北部遷徙了37到114公里。日前,瑞士巴塞爾大學的托比亞斯·羅特(Tobias Roth)和瓦倫汀·阿姆海因(Valentin Amrhein)發現,瑞士的植物、蝴蝶以及鳥類的生存區域甚至擴展到了更高海拔。
羅特與阿姆海因選擇214個樣本區,搜集了2003至2010年的數據,抽樣地區幾乎覆蓋了整個歐洲中部,最高海拔達到3000米。在海拔500米左右的地區,植物生長線平均上升了8米,而蝴蝶與鳥類的棲息地海拔則平均上升了38米和42米。
阿姆海因表示:“植物群落很難改變生存環境,但幾乎所有植物竟然都能夠在8年里將生長線向高海拔擴張了8米,令人難以置信。這說明氣候變化在較短時期里就會帶來生態影響,而動植物對于氣溫升高的適應能力也令人稱奇。”
與鳥類的生活區域則延伸到了更高海拔地區相比,蝴蝶與其他許多植物在樹木生長線以上的海拔高度差沒有發生顯著變化。不過,與低海拔地區物種向高海撥地區擴展發不同的是,在高海拔的阿爾卑斯山區,植物與蝴蝶卻表現出了不同的發展趨勢,它們的生長線延伸到了更低海拔。
科學家們還不能解釋上述現象的成因。羅特認為:“在山地林木生長線附近,或許人類的土地使用對于動植物棲息地的影響要甚于氣候變暖帶來的改變,如近年來當地居民們放棄了很多高山牧場。很可能阿爾卑斯山區多樣化的地表環境使得當地植物能夠更好地適應變化了的氣候環境。”
兩位科學家們還在分析了14個氣象站的氣溫數據之后,發現從1995年到2000年的16年間,瑞士各個海拔區域的夏季氣溫平均每年上升了0.07攝氏度。但僅用不同海拔區域的溫度變化還無法解釋為何植物與蝴蝶群落在低海拔地區已經逐步成為適應溫暖環境的物種,但在高海拔地區卻仍然相對保持穩定。(常旭旻編譯)
編輯:zhimin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應對氣候變化的雨水彈性設計
隨著美國休斯敦和佛羅里達州災難性的暴風雨來襲,再次敲響了美國各地城市發展模式的警鐘,現今先進的設計傾向于制造可滲水城市表面,一個丹佛社區的可持續設計戰略脫穎而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