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植物園將園林植物滯塵能力分級
前一段時間連日的霧霾天氣,硬是把上海從“魔都”變成了“霧都”。環(huán)境的問題又嚴厲的擺在我們面前,如何減低空氣中的塵埃顆粒,方法很多,利用綠色植物生態(tài)滯塵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可以說綠色植物是天然的除塵器。
植物又是如何滯塵和減塵的?
綠色植物的滯塵原理主要是:吸附、粘連、停留。
植物由于各自葉面粗糙程度、樹冠結(jié)構、枝葉密度和葉面傾角等因素的差異,滯留粉塵能力是有差異的。葉片光滑的植物如月季等其吸塵方式多為停留;葉面粗糙、有絨毛的樹木如刺槐,其吸塵方式多為附著;葉或枝干分泌樹脂、粘液等如側(cè)柏、核桃,其吸塵方式為粘著。待到下雨時,葉、莖干等表面吸附的灰塵再被雨水沖刷下來隨水流走。植物一般是不會吸收、消化灰塵的。
上海植物園科研中心在做專題研究時,曾經(jīng)測定了84種植物的單位面積滯塵量,其中喬木類39種,灌木類37種,藤本4種,草本4種。單位面積滯塵量大于5.000g/㎡?10天的是枇杷、蠟梅、缺萼楓香和紅花檵木,其中滯塵量最大的是枇杷,高達9.492g/㎡?10天;單位面積滯塵量小于2.000g/㎡?10天的是香樟、楊梅和喜樹,最小的是喜樹,單位面積滯塵量只有1.413g/㎡?10天,僅為枇杷的1/7。
單株年滯塵能力除了與單位面積的滯塵量有關,還與單株數(shù)的總?cè)~面積有關。單株年滯塵量最大的是缺萼楓香,達5.80kg;其次是夾竹桃、結(jié)香和枇杷,它們的單株年滯塵量分別為5.78kg、5.56kg和5.55kg。單株年滯塵量小于1.00kg的有衛(wèi)矛、梔子、闊葉十大功勞、灑金東瀛珊瑚、茶梅和十大功勞,其中,十大功勞的單株年滯塵量最小,為0.11kg,僅為缺萼楓香單株年滯塵量的1/57。單位面積滯塵量最小的喜樹,其單株年滯塵量為2.06kg,因為喜樹的單株總?cè)~面積最大,達40.02㎡。
根據(jù)研究結(jié)果,上海植物園將上海地區(qū)常見的園林植物按照滯塵能力進行了分級。植物的滯塵能力分為5個等級,即:強、較強、中等、較弱和弱,滯塵能力強的有枇杷、欏木石楠、無刺枸骨、缺萼楓香、丁香、中山柏、蠟梅、胡頹子、紅花檵木、垂絲海棠、茂樹、枸骨、云南黃馨、八角金盤等,較強的有紫薇、糙葉樹、女貞、廣玉蘭、榆葉梅、臭椿、龍柏、小檗、結(jié)香、木芙蓉、日本女貞、黃楊、雀舌黃楊等,中等的有絲綿木、冬青、黑松、紅豆樹、山玉蘭、刺槐、蚊母樹、大葉冬青、毛白楊、桂花、銀杏、國槐、白榆、溲疏、金鐘花、慈孝竹、杜鵑、亮葉蠟梅、金銀木等,較弱的有翠柏、櫻花、香榧、紅葉李、白皮松、山茶、厚皮香、線柏、欒樹、桃、灑金東瀛珊瑚、木繡球、衛(wèi)矛、茶梅、十大功勞等,弱的有日本晚櫻、香樟、羅漢松、楊梅、石榴、喜樹、盤槐、懸鈴木等。
此外,植物滯塵量的大小還受到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影響,如降水和大風是影響植物葉片滯塵量的主要外界因素,也與林帶、草皮面積、種植情況等有關。綠化樹木地帶比非綠化的空曠地飄塵量要低得多,并且由于樹木高大,林冠稠密,因而能減小風速,也就可使塵埃沉降下來。生長茂盛的草皮,其根莖與土壤表層緊密結(jié)合,形成地被,有風時也不易出現(xiàn)二次揚塵,對減塵有特殊的功能。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yè)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shù)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