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高密度城市綠色空間規劃對策與優化設計--以澳門為例
我們很好的研究一下國內外關于近30年來對于城市尤其是高密度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布局的一些文件、法規和經驗。我們就會發現現在對于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尤其對于情況比較復雜的一個高密度城市綠色系統規劃,已經不僅僅就綠地說綠地,而是把它跟環境保護、防災、游憩系統,作為城市功能特點組合在一起考慮的。這是日本1997年編的綠地總體規劃,布局的方針值得我們借鑒。特別對于地方特色的形成,歷史風土的延續,對于多類型城市用地風格的形成,綠地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具體而言還有日本鐮倉的案例,所有的綠地都是要服從于城市的功能,我們要從城市功能的角度尋找綠地布局的合理性。這個是日本鐮倉對各系統綠地布局基本的評價內容。這是布局的規劃,在評價基礎上提出綠地規劃的模式。在鐮倉的綠地布局規劃里面,把規劃作為城市環境基礎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是不分建成區或者非建成區的,基本上都是在整個城市適于范圍之內考慮問題。在這樣的文獻研究基礎上我們得到一個適應高密度城市綠地布局的規劃和策略。首先是思路準則,我們提出綠地功能為導向的布局思路,這里從線性到網絡的思維。我們說的是綠地系統規劃,但是很多人沒有把系統兩個字真正的列入到規劃思維里面去,實際做的時候仍然是一個一個具體的地塊這樣一個綠地的規劃。這樣的話往往在系統方面就會不足。第二我們認真的考慮基于適宜應分析的布局原則,對所有綠地都要做一個適宜性的評價,看看它所處的城市空間應該是承擔什么功能,最好的角色是什么,然后給它做一個合理的定位。
編輯:zhao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