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木也需充足“冬眠”時間
冬季過后,樹木會在春季發芽長出新枝。傳統觀念認為,春季日照時間對樹木枝條發芽起著重要作用。但德國研究人員發現,充足的“冬眠”時間也是樹木春季發芽生長所必需,暖冬會導致一些原生樹木生長緩慢,而使不易受氣候變暖影響的灌木叢和外來樹種占得先機。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日前發表的研究公報稱,冬季越冷,原生樹木在春季到來時才會發芽越早,因為它們需要以“冬眠”來應對早春霜凍。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取自巴伐利亞州弗賴辛附近森林的36種原生樹種和灌木叢的枝條進行了大棚實驗。這些枝條的長度約為30厘米,在為期6周的實驗中,它們接受了不同氣溫和光照條件的考驗。
實驗表明,受氣候變暖影響最大的是山毛櫸、桷樹和楓樹。由于暖冬的影響,這些原生樹木的發芽期明顯滯后。相形之下,紫丁香、榛樹和樺樹等灌木受暖冬的影響不大。
參與此項研究的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安妮特·門策爾說,由于暖冬的影響,樹種生長的次序發生了混亂,更多的陽光照射到森林的底部,讓灌木叢和一些外來樹種提前發芽長枝,遮蔽了幼小的原生樹種,使得它們無法獲得陽光。
研究人員還表示,由于沒有經受漫長而寒冷的冬季考驗,一些原生樹種還會缺乏抗凍能力,無法適應早春的霜凍而被凍死。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國外“電鋸大師”見到樹木就去鋸幾刀
人們常說高手在民間,民間確實是有著非常多的牛人,他們總是有著自己的一手拿手絕技,施展起來讓人看了都是驚嘆不已,但他們的這些絕技大多還是靠積累而成的,并不是說誰都能隨隨便便就學會的。【詳細】
全球變暖削弱植物“吸碳”能力
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并轉化二氧化碳。不過,一項國際研究顯示,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植物的這種“吸碳”能力受到削弱,人類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應該考慮到這一因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