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晨:北京園林文化發展與繁榮的思考(一)
國務院參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 劉秀晨/文
園林不僅是城市生態環保、休憩、景觀、文化和舒緩空間、減災避險的重要保障,更是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新型城鎮化的逐步推進,園林將進一步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鑒于此,本報特約國務院參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劉秀晨以北京(樓盤)園林為例,深度剖析園林文化發展與繁榮的重要意義,敬請關注。
——編者
從建國初期至今,有關北京園林文化的討論和實踐一直沒有中斷。老一輩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北京園林文化,充分認識到北京皇家園林在世界的地位和價值,當時組建第一屆北京市人民委員會(政府)只有十個局的編制,就有獨立的北京市園林局。從那時起,頤和園、天壇、北海(樓盤)乃至十三陵、八達嶺、潭柘寺等風景園林修繕整理,就在根據國力逐步展開。
在科學保護利用和修舊如故的建設原則指導下,北京現代園林在繼承傳統和適應新時代功能要求兩方面也做了富有成效的有益探索。總體上講北京園林大氣、簡約、恢弘、壯麗、樸素和富有哲理的造園風格已經形成。
第一,現代園林的生態、景觀、文化、休憩和減災避險五大功能的定位,已經得到業內和社會的普遍認同。其中,“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和“物種多樣性”的基本理念占據著主導地位。綠化是改善城市生態唯一的主動手段,并塑造著城市景觀。綠蔭把個性不同的高廈連起來,發揮著協調和統一的紐帶作用,成為城市綠色的“裙衣”。許多城市文化通過公園、綠地空間來表達,同時它又是群眾健身、游覽和舒緩情緒的休憩之地,在非典和抗震等各種城市災害中展露出獨特的避險功能。
第二,今天公園綠地已經成為城鎮人民的生活方式,是城市化重要的里程碑,是城市進行曲的主旋律之一。過去公園綠地是城市的奢侈品,“逛”公園不那么容易,主要是因為公園太少。今天,公園綠地已經成為人民大眾健身消遣的必需品、消費品。這是一個享受公園的新時代,它成為一種普及了的生活方式。公園綠地正像高速公路、互聯網、電視一樣在改變著社會和人。
第三,園林綠化建設促進了城鄉大發展。公園與城市之間形成良性互動、互促的發展態勢。公園綠地建設不僅是城市化的重要標志,也是民生工程。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工程項目,是拉動內需、惠及民生的重要投資方向。園林綠化還對城市環境的整體提升、新建樓盤環境品質的塑造,特別是籌辦奧運期間,對環境水平的貢獻作用都是巨大的。皇家園林、現代園林都是旅游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依托,文化深厚的公園還帶動著旅游、交通、出版、影視、藝術生產各行各業。
第四,北京古典園林的新生是60年成就的重要亮點。北京是世界上皇家園林含量最多的城市。京華園林豐厚的歷史積淀,皇家園林所獨有的浩然王氣,使它成為一部異彩紛呈的大百科。這些世界級的文化遺產經歷了清末和民國的戰亂。從滿目瘡痍到半個多世紀的休養生息,大部分恢復了歷史原貌或者達到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特別是籌辦奧運,對頤和園佛香閣長廊、天壇祈年殿軸線以及北海瓊島景區三大皇家園林的全面修繕,使之金碧輝煌和修舊如故,是園林修繕的一次高峰。
第五,現代園林在發展中正在走向多元、開放和包容。從傳統到現代,從文脈到時尚,現代公園綠地走到今天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各國都有自己的傳統文脈,全球經濟一體化已經導致城市現代生活的趨同。園林與城市規劃、建筑各學科一樣,都在盡量保留傳統文化的前提下,順應城市發展大潮,其成果都具有社會思潮和現代生活反哺的印記。
因此,城市園林在繼承文脈和走向國際化兩方面將并存。一個多元化園林創作的趨勢將不可避免。程式化將讓位于功能與形式的多樣化。時代感可能帶來走向國際趨同的一面。文脈又讓我們不時地從民族、地域中尋找到文化亮點。兩者在高層面上的對接(或并存),這可能是新世紀園林文化的趨勢和眾生相。
無論如何,園林是以植物作為主體的。設計者有責任以清新的環境給人以“良丹”,來治療由混凝土和機動車伴生的現代城市病。在園林中當家的永遠是綠蔭、花卉(有時還有草坪、水體)。同樣是樹木花草,又有不同的設計構思,創作出千變萬化的畫圖,這些是永恒的。
所以,世俗化、潮流化則可能是來去匆匆的過客。足夠的綠量,講究的構圖,精良的施工,適度的文化品位,體現對人的關懷和找到獨特的創新視角。這些就是今天園林規劃設計與時俱進的新思維。群眾的喜聞樂見是必須的,而理念的前瞻性和把握設計潮流和趨勢的準確性也很重要。傳統園林在今天的園林創作中依然有許多借鑒啟示之益,并將與時俱進、立足本土、博采眾長。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海花卉市場)、九州卉通花卉市場、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關于推進我國園林文化國際影響力的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12次集體學習時曾強調指出:中華文化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們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途徑。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