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國外"棕地"治理解決方案
“棕地”,英文名為Brownfield,也譯作“棕色地塊”,是指那些留有污染物的土地,污染物來源主要是重金屬、電子廢棄物、石化有機污染物和持續性有機污染物四種。
“棕地”大多數位于大都市的中心城區,它們是工業留給城市的“遺產”。若得到有效環境修復和管理,可以為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機會;反之,將對公眾健康和環境構成嚴重威脅,而且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瓶頸。對“棕地”消毒并不容易,土壤污染在很多國家已成為嚴重的環境和發展問題。在這方面,一些國家比我們更早地走上了“棕地”治理之路。
美國:“拉夫運河事件”催生“超級基金”法
美國一直是“棕地”治理的先行者,也是“棕地”治理中,成效最顯著的國家。自1978年“拉夫運河事件”后,美國開始關注“棕地”問題。
1942年至1953年,美國胡克化學公司在紐約州拉夫運河中棄置了2.18萬噸化學廢物,運河被填埋后,這一帶成了一片廣闊的土地。胡克公司后來將這一地塊以1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尼亞加拉瀑布學校董事會。很快,董事會決定在那里建造學校,周圍也隨之發展成為居民社區。
隨著時間流逝,貯存在地下的化學廢物開始侵蝕容器,滲入土壤,對當地居民的健康造成危害。到20世紀70年代末,經過多年雨水沖刷,化學廢物已滲入住宅地下室并形成毒氣釋放。
民眾質疑和媒體報道,讓“拉夫運河事件”轟動全美。更重要的是,在媒體不斷發掘下,公眾才驚覺,全美境內有成千上萬個類似拉夫運河地塊的危險廢棄物簡易填埋場,這些填埋場猶如一顆顆定時炸彈,嚴重威脅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
輿論壓力下,美國國會在1980年通過了《環境應對、賠償和責任綜合法》,批準設立污染場地管理與修復基金,即“超級基金”,這一法案也因此被稱為“超級基金”法。
新的法規授權美國環保署對全國污染場地進行管理,并責令責任者對污染特別嚴重的場地進行修復;如果找不到責任者或責任者沒有實施修復的能力,“超級基金”將撥款支付相關費用;對不愿支付修復費用或當時尚未找到責任者的地塊,可由“超級基金”先支付修復費用,再由環保署向責任者追討。
“超級基金”制度還包括對全美各地的“棕地”進行相關評估,對可能給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重大損害的程度來劃分等級,并收錄到“優先修復排行榜”上,此榜每年更新兩次,如果遇上突發事件,則更新還可更為頻繁。
到了1986年,美國還通過了《超級基金修正與再授權法》,要求修復地塊的質量必須達到聯邦和州政府的相關環境標準,達到《安全飲用水法》規定的污染物含量水平以及《清潔水法》中的水質標準。
上述立法,為美國“棕地”的治理和修復、地下水有機污染物去除、填埋場滲濾物和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土壤有機化合物污染修復等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時也促進了受污染土壤修復市場的繁榮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推動了美國相關環保產業發展。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在花園機場中欣賞全球落差最大室內瀑布
4月11日,屢獲世界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機場再添喜訊。連接3個航站樓、擁有10層樓高、以玻璃、鋁、鋼筋為主材料,內部布滿綠植和自然景觀,兼具商業、休閑娛樂等多功能體【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新加坡景觀專業考察 TIERRA事務所拜訪交流
2018年7月16日,由中國風景園林網組織的新加坡園林景觀專業考察團再次啟程。來自上海、廣東、江蘇、山東、四川等地多家園林企業的領導、設計總監、項目經理等參加考察。 在為期一周的考察之旅中,大家將參觀新加坡多處【詳細】
沒落的東海岸:美國濱海小鎮的變遷
黃昏薄暮,長島海灣的上空經過一天的烈日炙烤,只剩下柔和的紫紅。清秀高瘦的白鷺悠閑地在海灘上散步。海岸上,十余幢地中海風格的建筑打破了這份寧靜。它如同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發出沉重的歷史感,令人心生敬意。主樓【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