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林業產業治“標”之余如何兼顧治“本”
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無異于為企業帶上了一道“緊箍咒”,這些企業為何“自找麻煩”呢?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加工貿易全球化的發展,標準化作為生產和貿易的基礎,無論在質量管理行為中還是在貿易規則中,都受到了世界各國的空前重視。但是有關標準畢竟只是規范企業生產、規范市場行為的外在“條條框框”,林業產業要想長足發展必須內外兼修,在治“標”之余,更加重視治“本”。
何謂治“本”?11家林產工業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強調企業的社會屬性,在踐行產品質量安全“底線”的同時,不斷為企業加壓,苦練內功,是謂治“本”。當然,治“本”并不僅僅局限在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這一單一層面,提升企業文化內涵,強化企業創新意識、完善人才培育機制、加速企業科技創新等多方面都是治“本”的具體體現。簡而言之,治“標”的目的在于規劃產業發展方圓,而治“本”的意義則在于鞏固治“標”成果,讓產業“向陽”發展。
“標本”兼治
升華產業發展內涵
其實,無論是制定并執行相關標準的外在治“標”之舉,還是多維度提升企業、行業內涵的內在治“本”之舉,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厚此薄彼,必須要雙管齊下,在治“標”之余兼顧治“本”。
無論治“標”還是治“本”,實際上都是基礎性概念,其內涵具有廣闊的延伸性。對二者而言,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能浮于表面,要由表及里,將概念吃透,指導企業的生產發展,從而惠及整個行業的創新升級。
就治“標”而言,企業一方面要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做到知行統一;另一方面要勇于并善于創新,結合生產實踐制定高于一般標準的企業標準,掌握市場的“話語權”,讓治“標”過程為治“本”蓄積正能量、贏得公信力。
從治“本”方面來講,企業不應該把市場當成“秀場”,應在遵循市場規律和相關標準的前提下,不斷完善企業的內在建設,讓科技創新、品牌培育、人才建設這些“組合拳”頻頻發力,讓治“本”反哺治“標”,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標”“本”二字看似各自為戰,實則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只有“標本”兼治,才能多方受益,釋放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國家林業標準化示范企業”的認定評選正是發揮這個不等式能效的有力舉措。
這些骨干企業不僅生產管理標準化、市場競爭力較強,也在企業內涵提升方面卓有成效。這些企業的認定,為整個行業樹立了標桿,打下了樣板。盡管首批認定的企業范圍相對集中,但卻釋放出國家層面進一步推進林業標準化建設的強烈訊號,在林業產業全行業范圍內開展相關認定指日可待。
“國家林業標準化示范企業”評選雖然只是國家層面大刀闊斧推進林業標準化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但正是有了這些小插曲的融入,我國林業產業未來才能形成更加華美的樂章,林業產業發展“標本”兼治的深刻內涵也將在參與企業越來越多、認定范圍越來越廣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編輯:chengxuetao
相關閱讀
“十四五”期間 四川力爭建成200個體育公園
通過重點推動體育公園建設、綠道建設等場地設施建設,充分利用城市金角銀邊建設便民利民的場地設施等手段,扎實推進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作,完善四級全民健身設施體系,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15分鐘健身圈需求【詳細】
河北定州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
定州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籌辦河北省第七屆(定州)園林博覽會兩項工作做為彰顯特色、打造品牌的重要路徑,做為提升文化、惠及民生的重要載體,圍繞城市框架拉伸、文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新興產業布局做文章【詳細】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