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強衛:生態環境是科學發展的生命線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
生態環境是科學發展的生命線
“良好的生態是江西最大的優勢、最亮的品牌。但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們的生態優勢,主要是建立在工業化程度較低、發展仍然不足的基礎上的,還相當脆弱。如果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采取更為有力有效的措施,我們所引以自豪的生態優勢和綠色品牌,就可能最終喪失。如何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切實保護好青山綠水,鞏固好生態優勢,是全省上下必須努力探索求解的重大課題。”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書記強衛在全國兩會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強衛說:“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省科學發展綠色崛起的生命線;不論多么賺錢的項目,如果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都是不可饒恕的犯罪;如果為一時發展而污染了老百姓賴以生存的水、土壤和空氣,那我們就是千古罪人。”
“要高舉生態立省綠色崛起的旗幟,樹立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理念,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最大限度地鞏固好發揮好江西的生態優勢,努力把江西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省,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在談到綠色崛起時,強衛指出,要以綠色、循環、安全為主打品牌,開拓綠色崛起新境界。
構筑綠色產業體系。著眼于打造江西綠色品牌,堅持綠色生產,豐富綠色產品,促進綠色消費,大力發展以生態農業、綠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要內容的綠色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發展工業經濟,堅持在技術升級上做好“加法”,在污染排放上做好“減法”。
切實保障生態安全。2013年以來,江西開展以“凈空、凈水、凈土”為內容的“三凈”行動。明確“十二五”期間不因經濟發展而加劇重金屬污染,到2015年重金屬年排放總量比2007年減少15%。提出要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治理,加強食品安全管理,健全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大食品安全控制體系,“絕不能圖一時之利,毀了江西綠色生態的牌子”。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集約利用、循環利用,引導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發展再生資源產業,真正做到各類資源“吃干榨盡”“變廢為寶”。鼓勵農業立體種植、立體養殖,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和輪作復種、間套作等耕作方式,同時支持一產向二、三產延伸,提高農業附加值。2013年上半年,江西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轉化率達70%,深加工率達34%。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2017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2017年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也是全面實施《【詳細】
習近平全國生態環保大會講話引起熱烈反響
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5月18日~1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詳細】
旅游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這一精神,我們在發展旅游經濟時一定要堅持可持續【詳細】
珍稀物種逐漸回歸北京
近期,北京發現了一株命名為“北京無喙蘭”的蘭花新品種。這是目前我國唯一以北京命名的蘭科植物。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介紹,近年曾發現多個首次出現在北京的物種,如扇羽陰地蕨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