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種野生植物被列入國家優先拯救名錄
昨天是首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在江淮大地上,有98種獸類、362種鳥類、6000種昆蟲、3320種被子植物和72種裸子植物和我們一起生息繁衍。我省有包括霍山石斛等5種野生植物已經被列入我國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優先拯救物種名錄。由于種群數量非常稀少,它們隨時面臨滅絕。
5種野生植物瀕臨滅絕
在歙縣清涼峰一個小溪邊,近20株長序榆與楓香混生,這是我省目前已經發現的最大一處長序榆種群。這種瀕危植物在我省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區,林業工作者在全省能夠找到的大樹總數量也僅在50株左右。長序榆已經被列為我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之一,而在我國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優先拯救物種名錄上,我省還分布有霍山石斛、大別山五針松、銀縷梅和毛柄小勾兒茶。
成為“極小種群”也就意味著種群和個體數量都極少,已經低于穩定存活界限,隨時可能面臨滅絕的風險。對于木本植物來說,植物學家一般認為,野外種群穩定存活界限應為5000株。安徽省自然保護管理站站長顧長明告訴記者,據統計,大別山五針松在我省僅存有442株,長序榆50株左右,銀縷梅4529株,毛柄小勾兒茶229株,霍山石斛2100叢。而大別山五針松是我省特有的瀕危物種,95%以上的野生資源分布在我省,其野外株數總共也不超過500株。
而對于野生植物來說,極小種群的瀕危還體現在分布范圍狹窄上。在我省分布點最少的是長序榆,僅在祁門、休寧、黃山和清涼峰有4個分布點,最多的銀縷梅也僅在我省金寨、岳西等地有12個分布點。
霍山石斛遭地毯式采挖
造成這些野生植物瀕危的原因是多樣的,生存環境的變化、自然繁殖能力較低、人類活動的影響都是這些野生植物走向滅亡的重要因素。
霍山石斛被譽為“中華仙草”“軟黃金”,具有極高的藥用和經濟價值,近年來更是成為備受追捧的“奢侈品”。但在大山深處,野生霍山石斛卻遭遇殘酷采挖。顧長明告訴記者,不少采挖者隨見隨采、“地毯式”采挖且不留種,導致野生霍山石斛數量近年來急劇減少。由于霍山石斛本身生長條件苛刻、自然繁殖能力極低,目前野生霍山石斛在我省僅分布在霍山、岳西等地的的狹小區域,“幸存者”大多分布在懸崖峭壁上。
除了這五種被列入國家優先拯救物種名錄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記者從省林業廳了解到,近幾十年來,由于生境破壞、過度利用、環境污染和自身生物學特性等原因,我省許多野生植物也已經淪為極小種群。銀杏、華東黃杉、厚樸、凹葉厚樸、毛紅椿、醉翁榆、瑯琊榆、象鼻蘭、永瓣藤等,這些同樣面臨滅絕風險的野生植物大多是我國或我省特有植物。
我省探索進行遷地保護
相比野生動物,野生植物保護更容易被忽視,但它們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有80%的中成藥和大部分保健品原料來自野生植物,全世界大約有30億人口使用的醫藥產品來源于野生植物。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保護已經迫在眉睫。記者了解到,我省已初步建立起自然保護區網絡,有效地保護了全省70~80%的野生植物種類,自然保護區已成為珍稀植物的“避難所”。同時我省還編制了《安徽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實施方案》,將分步驟地實施我省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保護與拯救。
據專家介紹,我省還在探索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進行遷地保護,探索在人工管護條件下對這些物種進行保護,2015年之前,在經過篩選的自然保護區外圍建設5~8個遷地保護區,對極小種群野生植物采用先進技術擴大種群。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花園中適宜選用的野生植物
讓你的花園充滿生機很重要的是要選對植物——然后你便可以坐在院子里面享受觀賞鳥以及蜜蜂、蝴蝶等昆蟲的樂趣。本文介紹的幾種植物你不妨試一試【詳細】
江西發現野生珍貴樹種鵝掌楸群落
日前,江西農業大學考察隊在江西省樂安縣老虎腦省級自然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過程中發現野生鵝掌楸群落。鵝掌楸在雩山山脈尚屬首次發現,樂安也成為這一珍貴樹種在江西的新分布點。【詳細】
云南麗江發現瀕危物種云南梧桐
繼今年7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金沙江流域,發現被認為野外可能已滅絕近20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云南梧桐以后,由麗江市林業局組織的科技人員近日在金沙江流域沿線林區開展歷時20多天的云南梧桐摸底調查,發現在古城、玉龍、永勝、寧蒗等1區3縣均有云南梧桐分布,初步調查約有2.5萬株。【詳細】
評論:莫讓野生植物從田間地頭消失
農田生態系統中的野生植物曾經被人們認為是阻礙農業生產的雜草、害草。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研究表明,在農田生態系統中,特別是農田周邊臨近非耕作區(包括田埂、棄耕地等)的野生植物,為人類提供了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和農業生產服務功能,是農田生態系統中寶貴的資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