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通過2萬億元水污染防治計劃
2月18日,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網站顯示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北京主持召開環保部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送審稿)》,待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將報請國務院審議。
在去年7月召開的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上,環保部污染防治司處長汪濤表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投入資金預計達2萬億元。”規模將高于大氣污染防治的1.7萬億元,新一輪的環保投資“盛宴”即將開啟,相關公司將會明顯受益。
會議指出,當前我國水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一些水體喪失了環境功能,部分地區群眾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水環境問題仍然十分突出,壓力持續加大。為加快改善水環境質量,保障水環境安全,維護水生態系統健康,有必要制定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水環境保護和治理的原則、目標及任務提出具體要求。
今年2月,在介紹2013年環保工作進展情況的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翟青指出,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編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這個文件的核心就是要改善水環境質量,重點是抓兩頭,一頭是污染重的地方堅決進行治理,另一頭是水質較好的河湖,堅決保護起來,不能先污染再治理。
據了解,《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在具體措施方面,一是要大幅度削減工業污染的排放;二是要管理好城市生活污染的排放;三是治理好農村河溝、河岔。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樣,力圖在責任、任務、措施、體制機制上有所突破,更好地不斷推進水環境質量的改善。
會議要求,要以送審稿為基礎,秉承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堅持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調查研究,加強與有關部門協調,廣泛聽取專家學者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提請國務院審議。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立秋后花卉要怎么管理?
立秋到立冬之間,一般稱為秋季,也是一個多變的季節。初秋如夏,中秋較宜,晚秋已寒,花木的管養要根據氣候特點區別對待。總的來說,秋季是大多數花木的第二個生長期,主要做好以下幾點:【詳細】
雄安新區規劃已有雛形 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于一段時間后提交中央審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