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設立環保合議庭 加大打擊破壞生態行為
記者日前從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湖北將大力建設環境保護合議庭,通過集中化和專業化審判,加大打擊破壞生態環境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并將進一步探索建立環保法庭,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司法保護水平。
據了解,環保合議庭設立在各級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庭,由審判經驗和專業技術相對豐富的法官組成,專門審理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整合優化審判資源,并通過加大調解工作力度、落實案件回訪和執行監督、積極參與生態環境資源綜合治理等措施,依法保護各方合法權益。同時,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還與湖北省檢察院、公安廳、環保廳建立了四部門相互協調機制,依法懲治環境污染和環境監管失職犯罪行為。
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李靜表示,建設環保合議庭旨在加強環境保護過程中司法與行政執法之間的聯動,做好環境保護的預防以及環境污染突發事件的共同應對,引導糾紛各方理性防范風險。
據悉,湖北省、市、縣三級法院都已設立環保合議庭。自2011年起,湖北省各級人民法院環保合議庭共受理各類資源刑事案件1416件,民事案件620件,審結2012件。其中,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濫伐盜伐林木、非法占用農用地等,民事案件除了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等傳統類型外,還出現了噪聲污染、光污染、油煙污染、電磁輻射污染等不可量物引發的新型資源環境案件。
編輯:wsy
相關閱讀
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成立
為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重點部署,充分發揮環境標準體系對于陜西省經濟產業的引導作用及其對于環境管理的支撐作用,6月4日上午,陜西省環保廳、省質監局聯合召開陜西【詳細】
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
三代造林人半個多世紀的持續奮斗,讓貧瘠沙地變成綠水青山,也獲得世界贊譽。5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宣布,中國塞罕壩林場建設者獲得2017年聯合國環保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 【詳細】
雄安新區規劃已有雛形 土地制度或由批租制改年租制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建設,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6日,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組長、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2017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上透露,雄安新區規劃的原則是水城相融、藍綠互映的生態宜居之城,總體規劃將于一段時間后提交中央審議。【詳細】
2016我國治污“三大戰役”戰績如何?
2016年,我國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的“三大戰役”戰績如何?今年將怎樣繼續發力,換來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