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出新政實現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零增長”
據《勞動報》報道,特大城市新一輪的土地管理“新政”正陸續出臺。記者3日獲悉,上海市政府已下發文件,打出土地管理一整套“組合拳”,以努力實現規劃建設用地總規模“零增長”。
土地已成為上海當前面臨的最大資源瓶頸。截至目前,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超過全市陸域面積的40%,高于大倫敦、大巴黎、東京圈等國際大都市,部分區域還存在建設用地布局分散、結構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等問題。
記者獲悉,上海市政府已經下發《關于進一步提高本市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見》,提出了“總量鎖定、增量遞減、存量優化、流量增效、質量提高”的土地管理思路。《意見》提出,到2020年上海建設用地總規模控制在規劃范圍目標內,并適度留出發展空間。按照國家嚴控建設用地總量和保障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要求,對新增建設用地實行“穩中有降、逐年遞減”。
據介紹,上海此前設定的2020年建設用地規模目標為3226平方公里,接近全市陸域面積的48%。業內人士分析,建設用地總規模“零增長”,意味著上海已將“3226平方公里”作為未來建設用地的“終極規模”予以鎖定。按此計算,在2013年基礎上,全市到2020年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應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內。
同時,上海還將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布局和結構,推動郊野地區土地綜合整治和中心城區城市更新,促進存量低效建設用地盤活利用和再次開發。“土地存量的盤活和流量增效,是破解上海土地資源瓶頸的主要途徑。”上海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局局長莊少勤說。
在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的基礎上,《意見》還提出實施土地利用全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縮短建設用地流轉周期,實現“不增土地增效應”。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城市綠色基礎設施:規劃和實施的戰略方法
2013年,綠色基礎設施歐洲戰略被采用,并明確地涉及到城市空間。在歐盟層面,綠色基礎設施的概念已經根植于歐盟生物多樣性戰略中,因而明確地提到自然保護。在我們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護包括物種和棲息地保護(生物多樣性),【詳細】
健康規劃:英國綠色基礎設施(GI)規劃原則
親近大自然對于居民的身心健康舉足輕重。城鄉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塑造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人居環境。在英國,積極應用規劃手段,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親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機會,逐漸成為規劃機構及各類自然保護團體的【詳細】
推進建設彈性城市 解決交通問題要靠規劃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強調要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體系,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這一論斷對我們推進【詳細】
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
2月14日消息,著名體育評論員姬宇陽在微博中透露,上海浦東足球場項目規劃設計方案正式獲批,作為上港新主場,浦東足球場是能夠滿足FIFA國際A級比賽要求的專業足球場,球場固定坐席數為33765個。(圖片來自姬宇陽微博)【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