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今年將實施10條特色景觀廊道建設
日前,漳州市政府出臺《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爭取用5年時間全市打造一批特色景觀廊道,其中10公里以上的景觀帶(廊道)達7條以上;加快建成閩南文化生態走廊、閩南文化生態博覽園和“九個湖”景觀帶,建成省級綠道1號線和6號線、市級綠道1號線;創建一批宜居環境建設示范縣(區);全面完成流域和旅游景區面源污染治理,連點成線擴面,基本形成完整“點線面”系統,顯著提升中心城市內涵,加快實現縣城(開發區)做大做美,初步形成小城鎮增長極,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整體提升全市“市、縣、鎮、村”四個層級的綜合承載力和環境競爭力。
據悉,行動計劃以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點線面”攻堅計劃為平臺,以城鎮“三邊三節點”(山邊、路邊、水邊,城市中心節點、市民活動節點、交通樞紐節點)和特色景觀帶(廊道)整治建設、市政提升和棚戶區(危舊房)改造為重點,結合美麗鄉村、土樓保護區和省級試點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不斷豐富和深化環境整治項目內涵,“點”從城鄉社區向棚戶區、城鎮“三邊三節點”和美麗鄉村拓展,“線”從公路鐵路沿線、綠道向市政道路管線拓展,“面”從小流域向江河流域和旅游景區拓展,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形成連線擴片的規模效應。
計劃提出分階段目標:
一年全面深化
2014年宜居環境建設行動計劃共實施820個項目,總投資1237.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14.5億元。行動計劃包含集中成片棚戶區和危舊房改造、城市社區、村莊整治、城區“三邊三節點”整治、小城鎮綜合改革等11大類。
今年,全市將同時打造18個城市完整社區示范典型,實施省“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整治131個村莊,樹立12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一批特色景觀帶,完成長泰示范縣創建等。
三年明顯改觀
到2016年,“點線面”項目逐步連線成片,全市完成270個村莊環境整治,建立美麗鄉村示范村30個,創建一批特色景觀廊道,改造各類棚戶區和危舊房12000戶,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戶區改造,整治城區“三邊三節點”項目100個,基本完成市縣主次干道、交通樞紐和城市門戶景觀提升;完成鐵路沿線漳浦、云霄、詔安、南靖4個縣城擴容提升工程,市縣完成老舊供水管網改造,老城區50%以上的面積實現雨污分流;全市市政道路突破1150公里,建成綠道480公里以上。
五年整體提升
到2018年,“點線面”基本形成完整系統,整治村莊500個,樹立美麗鄉村示范村50個,完成市縣街區景觀綜合整治,構建形成城區“三邊三節點”景觀體系,全面完成縣城提升工程,試點小城鎮基本建成,改造各類棚戶區和危舊房16000戶,基本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居住環境得到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綠道系統生態網絡框架;基本完成公路鐵路沿線整治提升,景觀面貌明顯改善;市政基礎設施各項指標達到全省先進水平。
計劃還明確“點線面”相關重點任務,并提出打造創建一批特色景觀帶(廊道)、宜居環境建設示范縣(市、區)。其中,要求各地要集中力量,盡可能選擇連接縣市至市區、交通樞紐至城區、城區至景區、景區之間的路線和主要對外通道等打造1條以上特色景觀廊道。全市用3年時間,串聯打造7條以上特色景觀帶(廊道),每條景觀帶規模不小于10公里。2014年全市實施10條特色景觀廊道建設,其中市區閩南文化生態走廊(市區西洋坪大橋至花卉集散中心段25公里)、迎賓路—勝利路(高速公路東出口至北環城路20公里)、龍江路(漳州火車站至高速公路北出口10公里)、江濱路(龍文郊野公園至西洋坪大橋14.4公里)等4條建成特色景觀廊道。
編輯:guanshan
相關閱讀
成都二環橋下不再只有草坪 擬增灌木、花卉
二環路綠化景觀主題為“五彩綴景、濃綠環城”,以綠色為主基調,提煉東南西北各段區域特色和文化,分別點綴凸顯紅色、紫紅色、金色和綠色。【詳細】
萬州打造重慶首個國家農業公園
記者從重慶萬州區政府獲悉,該區正以甘寧鎮萬忠路沿線為核心,打造重慶市首個國家農業公園,計劃2020年建成。【詳細】
唐凱:規劃建設美好人居環境
2017年9月2日上午,在河北衡水舉行的濕地園林與生態城市建設研討會上,住建部原總規劃師、中國城市規劃協會會長唐凱發表題為《規劃建設美好人居環境》的主題演講。他提出,要貫徹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建設美好人居環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