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青島世園會籌辦綜述:打造智慧園區
以“讓生活走進自然”為主題的2014青島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青島世園會”)將于4月25日正式開幕,這是青島市獨立承辦的持續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涉及面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一項國際性活動。在4年籌辦中,青島世園會執委會匯集世界大師精彩創意,以科技與綠色引領園區建設,打造智慧園區,將為世界呈現一場耳目一新、簡約而精彩的園藝盛會。
開放辦世園:眾大師創造“天女散花”
青島世園會在規劃編制過程中堅持“開放辦世園”和“大師創造、團隊協作”,聘請2010年上海世博會總規劃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擔任總規劃師,并聘請國內外30多個優秀設計團隊參與規劃成果體系編制。例如,世園會主題館創意來自荷蘭知名設計團隊UN工作室,植物館創意來自美國HKS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植物館植物配置方案來自英國維度景觀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經過海內外規劃大師和專業團隊智慧的激烈碰撞,青島世園會最終規劃創意以神話故事“七仙女下凡”為靈感,確定了“天女散花、天水地池、七彩飄帶、四季永駐”的規劃理念:七仙女俯身撒下的七彩花瓣融進百果山,在春夏秋冬的風霜雨雪潤澤和滋養中,七條彩帶化成的花瓣鋪滿了這片美麗而又神奇的土地。大地在這里絢爛,四季在這里永駐。
為提高設計團隊現場服務水平和質量,優化完善規劃設計成果,青島世園會執委會組織開展了設計團隊現場聯合辦公,涵蓋綠化種植、環境景觀、建筑單體、交通組織等不同專題,分階段、有重點地對園區規劃實施進行了現場踏勘和綜合評估,有效強化了規劃設計與現場實施的銜接,提升了園區建設質量,確保了規劃實施的合理性、完整性和科學性。
園區建設:“高新智綠”有機融合
在園區建設中,青島世園會通過科技創新等手段推動高科技、新工藝、智能化、綠色與低碳相結合。青島世園會執委會執行副主任、秘書長李奉利說,世園會將“生態、環保、低碳、可持續”這個主題貫穿到園區規劃設計、基礎設施和展館建設、運營管理和后續利用全過程。“低碳式發展”的新理念,在園區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青島世園會執委會工程建設部副部長朱堂說,世園會在建設上實踐循環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新模式。例如,場館建設中采用早拆模板施工技術,提高模板周轉次數,降低攤銷費用;推廣使用塑料模板和環保材料,減少鋼材和木材的使用量,降低能耗。
“青島世園會主題館采用鋼結構框架,構造十分宏大,建設用鋼材在建筑使用周期結束后能完全回收再利用。可以說主題館集中展現了當下建筑新技術成果,也是應用新技術建設的‘國家綠色建筑典范’。”李奉利說。
據介紹,青島世園會充分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如主題館、夢幻影院、地池服務中心等使用光導照明系統,利用日光替代室內常規照明,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園藝文化中心采用地源熱泵,從源頭上減少石化煤炭能源的使用。
為給各類客戶服務及園區管理提供便捷,青島世園會規劃建設了全光纖園區網,實現了深度“三網融合”,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化智能園區;自助移動智慧導游系統以手機為終端,讓游客便捷地享受電子地圖、路線導航、設施查詢、信息推送和預約等服務。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園林水系池岸景觀設計
近來,環境景觀越來越注重水體,無水不靈;有的房地產公司還提出戶戶開門臨水的要求。而在實際操作上,水面邊岸則是易被忽視且不易設計、施工好的項目。其所占投資比例不菲,值得斟酌探討。【詳細】
成功的景觀設計輕松拯救空間顏值
近年來,人們對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的要求在不斷的提升,對于自然的向往也越來越強烈。【詳細】
綠色基礎設施和景觀設計的關系
國際上越來越多的專家推薦綠色基礎設施作為各種因氣候變化、農業改革、城市交通等引發的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法。歐盟提出希望改善歐洲自然環境,德國風景園林師協會也宣布,將“綠色基礎設施”作為未來景觀設計的主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