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23日,我國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成為UPOV第39個成員國。同日,農業部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作為審查機構開始受理來自國內外的農業植物品種權申請,標志著我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的正式實施。
今年是中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正式實施十五周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作為農業領域最重要的知識產權,十五年來,中國的植物新品種保護從無到有,在種業科研創新和市場化進程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還存在哪些挑戰?本期《前沿》帶您聚焦中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制度。
申請主體:從國家包攬到多元化投入
據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植物新品種保護辦公室數據,近年來,各年度企業申請量的增加趨勢顯著高于科教單位申請量的增加,國內企業的研發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特別是2011年企業申請量在不同申請人中占比達45.9%,略高于科教單位申請量,標志著企業為申請人的主體地位已經確立。
隨著種業新政的不斷深入以及育種者知識產權意識的不斷提高,農作物科研育種的投入已由國家長期包攬向企業、事業單位和個人多元化投入轉變。企業在商業化育種研發方面的參與度不斷提高,由原來只重視市場推廣銷售,逐漸轉變為積極參與種子產業上游,更加全面地參與種子商業化運作。
申請品種:大田作物占優勢,園藝作物有所上升
農業部自1999年發布第一批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以來,至今已經發布八批名錄,涉及大田作物、蔬菜、花卉、果樹等五大類作物80個植物屬種,涵蓋了我國育種研發的大部分植物種類,為育種者或育種單位進行品種權申請提供了前提條件。
1999年的植物新品種申請中僅涉及水稻、玉米、大白菜和馬鈴薯4個植物屬種,到2012年6月底已增長到69個植物屬種。隨著保護名錄的逐步擴大,蔬菜、花卉和果樹等高附加值園藝作物申請的比例有所上升。
在申請品種中,大田作物仍占絕對優勢,特別是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麥授權品種應用面積迅速擴大。據統計,2010年玉米推廣面積前20個品種中,17個為授權品種,推廣面積占當年的42%;2010年春小麥推廣面積前10個品種中,9個為授權品種,推廣面積占當年的
35.6%。
12111件
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農業品種權申請總量達到12111件,授予品種權4488件,位居UPOV成員中年度申請量的第二位。
45.9%
2011年企業申請量在不同申請人中占比達45.9%,略高于科教單位申請量,標志著企業為申請人的主體地位已經確立。
42%
2010年玉米推廣面積前20個品種中,17個為授權品種,推廣面積占當年的42%;2010年春小麥推廣面積前10個品種中,9個為授權品種,推廣面積占當年的35.6%。
765個
截至2014年3月,國外已有花卉、蔬菜、果樹等765個新品種向農業部申請保護,來自荷蘭的申請多達294件
最新評論: |
中國風景園林網版權所有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12 WWW.www.wewon17.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