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多肉植物或威脅生態安全
花色的瓷盆內,形態各異的多肉植物被擺放成不同的造型,搭配一些小道具,著實讓人心動。最近,寧波的年輕人中興起了一股種多肉類植物熱。
植物專家表示,市場上九成以上多肉植物屬于外來物種,而且絕大部分多肉植物屬于非法入境。同時,植物專家提醒,非法入境的多肉植物經常帶有病菌等有害生物。一旦保護不當,會對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多肉植物走俏植物市場
記者走訪寧波幾家花鳥市場時發現,多肉植物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這些長得“胖頭胖腦”的植物因品種、大小不同,售價從數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在城郊一處花鳥市場里,不少攤位開始賣多肉植物,品種也是越來越多,靜夜、月影、生石花、天使之淚等原本比較稀有的品種現在也逐漸普及,達到了上百種。一些商家更是建起鋼棚專門銷售多肉植物。
“這些多肉植物都是從韓國、日本進口,一盆多肉組合二百多元,品種好。”工作人員介紹,不同的種植條件下,多肉植物的顏色、造型也會發生不同的變化,價格也會相應變動。
九成以上屬于外來物種
對于這類多肉植物的來源,商家大都說是從國外引進的。然而一位多肉植物玩家告訴記者,寧波市場上賣的大部分多肉植物并非真的從國外進口,而是從上海、蘇州、深圳等地批發引進,其實是進口多肉植物人工繁育而成的后代。
寧波市農科院農業新品種引進中心農藝師倪建剛,研究多肉植物已有十年左右。據其介紹,多肉植物都屬于高等植物(絕大多數是被子植物),也叫多漿植物。國內也有多肉植物品種,不過數量極少,例如佛甲草、石蓮花等都是國內多肉植物。
“市場上99%的多肉植物屬于外來物種。”他告訴記者,“從國外進口的多肉植物需要經過風險評估和檢驗審批準許才能入境。”目前,只有少數人工繁殖的多肉植物可從歐洲進口到中國。可以說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多肉植物都是通過非法途徑進入國內,并大量繁殖。其中,少數進口的多肉植物屬于《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中禁止國際貿易的珍稀瀕危物種。據悉,去年浙江檢驗檢疫局共查獲了147批非法入境的植物,有多達83批是多肉植物。
容易帶來生物安全風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發燒友甚至開始“海淘”多肉植物,包括從海外進口的整株多肉植物,還有進口多肉植物種子和多肉植物葉片,有的還代購種植多肉植物用的土壤。
越來越流行的多肉植物除了可愛和容易生長之外,對人體是否有害?進口的多肉植物又會給大自然帶來什么問題?
“隨著進口多肉植物越來越多,不排除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的風險。”倪建剛告訴記者,多肉植物極易繁殖,有時僅需要一片葉子、一個側芽就能繁殖,如果保存不當或者隨意丟棄,可能會造成多肉植物在野外擴散。
市林業局的專家告訴記者,個別人特意從國外攜帶土壤或栽培介質,由于各國土壤中含有不同的微生物物種,特別是土傳病害的病原微生物等。而目前土壤的無害化處理尚無有效可行的方法。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我國各地的檢驗檢疫局多次從入境的多肉植物中檢出了各種線蟲等。一旦保護不當,這些病蟲害就會傳播蔓延,對農林生產和生態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另外,記者從市林業局了解到,今年4月1日起,國家林業局對從境外引進林木種子、苗木實行新規定。凡從國外(含境外)引進包括籽粒、果實和根、莖、芽、葉、苗等林木的種植或繁殖材料和綠化、水土保持用的草種,以及省級人民政府已經規定由林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的相關種類,必須具備相關資質條件,并接受省級林木植物檢疫部門的檢疫審批和監管。
為規范我市境外引進林木種苗檢疫審批管理,已引進或需要引進的企業與個人,可向當地林業部門或林業植物檢疫部門具體咨詢。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紅利”終結 多肉下半場“搏殺”開始
2012年多肉植物熱潮興起,2013年開始多肉生產面積急劇擴張,首先在福建和上海扎堆發展,隨后在山東爆發式增長,然后云南入場。經過3年高速擴張后,今春云南新基地擴張腳步放慢,而福建、上海和山東則出現生產萎縮狀況,云南成【詳細】
如何將多肉植物和仙人掌用到花園設計中
多肉植物和仙人掌植物最獨特的地方在于它們具有儲水能力,多肉植物在高溫和降雨量非常少的氣候下都能很好的生長。人們常將它們視為沙漠植物,但是它們也能在濱海地區種植【詳細】
韓國花卉即將魅力綻放廣州展上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和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帶領韓國花卉企業參加2017廣州國際盆栽植物及花園花店用品展覽會,展覽會將在廣州保利世貿博覽館11月21-23日舉行。【詳細】
世界種類最全多肉植物展昨日北京開幕
近年多肉植物受到眾多市民百姓的歡迎,今年國慶節假期全世界多肉植物種類最全的一次國際展覽——第五屆中國國際仙人掌及多漿植物精品展9月28日在北京植物園開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