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談濕地對城市生態(tài)結(jié)構(gòu)的保護
中國風景園林網(wǎng)訊 濕地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為什么要有濕地?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同時也有很多人一直以來對濕地的概念存在著一些錯誤的認識,認為濕地就是用來處理污水的,我們看到的很多的設計項目都是通過將雨水進行收集,甚至將生活中的污水等引入濕地當中,通過濕地進行凈化,以為這就是濕地的功能,這是一種對濕地非常錯誤的認識。其實,濕地是一個非常脆弱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來保護清潔水的,包括城市的地下水、城市的飲用水及生物所需要的水源,都是通過濕地的保護來為城市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如果將這些污水都引入到我們的濕地當中,將是對生態(tài)系統(tǒng)很大的威脅,它會破壞我們的濕地。當污染物進入濕地后,將被濕地中的植物吸收,也有一部分污染物被魚、蝦等吃掉,昆蟲及這些魚蝦等又吃掉那些濕地植物。而污染物在生物體中是可富集的,而且一個層級比一個層級更歷害,通過濕地中的昆蟲、魚、蝦、水生植物等生物連作用,會使這樣大量的污染最終還是回到了我們的生活當中。實際上,這種循環(huán)最終還是沒有真正被改變。我們不要錯誤的認為,濕地植物看上去能夠抵抗污染,就認為它喜歡這種污染物,實際上這也是一種錯誤認識,而這種錯誤的導向,使很多設計項目都將污染物引入到濕地當中去,造成了很多濕地的污染。
南寧五象湖公園
編輯:daiy
相關(guān)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xiàn)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nóng)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qū)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tài)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tài)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qū)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jù)介紹,海口生態(tài)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zhì),增強生態(tài)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