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兵:基于LID理論的貴溪市市民休閑綠地景觀設計(二)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國內外對于低影響開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尋求如何維持或重現場地開發前的水文形態為目的的設計[1]。針對的問題多數是保護水文和減少雨水徑流,但卻忽略了對于場地植被、地質地貌的低擾動研究。本項目位于江西省貴溪市東部,場地內地形很復雜,由于規劃需要,已經有部分地形被破壞,并且場地內的土壤層很薄,多為巖石層,不適宜生長植物,生態一旦被破壞就很難恢復。本項目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不僅注重景觀的設計和品質,更加注重對于原始水文的保護和恢復以及對于自然生態格局和地質地貌的低擾動研究,緩和景觀建設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續)
圖十三:東入口廣場剖面圖(設計師自繪)
花田景區充分利用了東部山地的地形,位于場地內主要的三座山體所形成的谷底,因此擁有優越的自然條件(見圖十四)。山谷在雨季承接了山體匯水線上的充沛水量,形成大量的地表徑流,設計時利用優厚的水文資源,在山谷花田中遵循自然形成的肌理,按照自然形成的水流岸線,開辟了一條旱溪。旱溪避讓原有場地樹木,使得設計建造中對原有場地的生態系統破壞降至最低。旱溪在雨季時會形成溪流深潭景觀,而在干燥少雨水量不足的情況下,游人欣賞旱溪的花田和卵石河灘也能成為受人喜愛的游園活動之一(見圖十五)。花田的布置順應原有梯田的地形,不僅踐行了節約型園林的要求,使得土方量最小化;同時還保留了場所的肌理,使人們尋得田園之樂,親切自然。在花田之中,設立木質景亭,形成一處觀景佳點和景觀點;結合其他散置的觀景平臺,形成可坐憩,可極目遠眺茫茫花海,可攝影留念之處。花田中的自然碎石路面,是透水性良好的生態鋪裝,與整個花田景區的自然、怡然之基調非常契合。
圖十四:花田平面圖(設計師自繪)
圖十五:花溪與游人的關系(設計師自繪)
編輯:zhaoxi
相關閱讀
趙兵:江南理水的生態智慧
3月24日上午,第八屆園冶高峰論壇暨亞洲園林大會分論壇【詳細】
攀枝花休閑游憩綠地建設達國家森林城市標準
10月29日,記者從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指揮部辦公室獲悉,目前,我市城區已建成超過100處公園、廣場等為主的休閑游憩綠地,郊區建成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和其他面積達到20公頃以上的郊野公園等大型生態旅游休閑場所5個,休閑游憩綠地建設已達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評價標準。【詳細】
趙兵:基于LID理論的貴溪休閑綠地景觀設計(一)
中國風景園林網訊 本期介紹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趙兵副院長設計的貴溪市市民休閑綠地景觀,設計通過整合利用現有景觀資源,合理考慮游人的休憩行為、公園標志物和城市形象的關系,將其打造成城市休閑娛樂的重要節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