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達措國家公園:環境修復與旅游發展并重
曾經是燒烤聚集區的崗擦壩,如今已恢復成茂密的草原
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國家公園,普達措國家公園自2006年開展高端生態旅游以來,至2013年共接待了游客615.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10.2億元。6月12日,2014年云南環保世紀行采訪團來到迪慶州,了解國家公園模式的資源利用與環境修復情況。
反哺社區讓村民成為環境修復守護者
普達措國家公園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中心地帶,由國際重要濕地碧塔海自然保護區和“三江并流”紅山片全屬都湖景區兩部分構成。國家公園模式不僅是對園內草木、花甸、草甸、濕地、湖泊、原始森林、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還包括了對獨特民族文化、民族村落的保護。因此,普達措的環境修復與景區內23個村民小組中3794位村民息息相關。
長期以來,藏民以放牧、采伐、撿菌等為主要收入來源。1982年碧塔海成立自然保護區后,限制了群眾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上世紀90年代,碧塔海與屬都湖兩個景區開始發展旅游業。由于沒修公路和棧道,游客需騎馬穿越草甸才能進入景區,很多當地人做起了牽馬與燒烤生意。“草原上燒烤產生的煙塵影響高原脆弱植被的生長,牽馬生意影響景區秩序的同時還破壞花甸、草甸、濕地,不少村民的‘放生’行為也會影響湖泊中的魚類物種。”云南碧塔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所長松衛紅介紹了數年前景區的運營狀況。
“村民為游客服務的馬匹下山,旅游企業服務的車輪上山”,普達措國家公園運行后,游客可統一乘坐環保游覽車并在棧道游覽。曾經是燒烤聚集區的崗擦壩,如今已恢復成茂密的草原。據了解,實施反哺政策的5年中,迪慶州政府給公園社區兌現了2500多萬元的利益補償金。公園社區人均收入從2005年的1287元增加到現在的3189元。松衛紅告訴記者,園內環衛工人均為社區村民,某種程度減緩了社區群眾的就業壓力。
林業部門與公園管理局各司其職依法規范管理
目前,普達措國家公園的保護管理是以自然保護區為依托,以林業部門為管理主體的管理模式。“前久,我們公園附近的三個探礦點、一個宇宙觀測站、一條高壓輸電線路、一個銅選廠的選址可能會對公園周邊升天環境和自然景觀造成破壞,對公園防火工作方面也會帶來一定的火災隱患。我們及時向州委、州政府提出了《關于普達措國家公園周邊生態環境面臨危機的意見和建議》。”松衛紅談到景區環境管理時說到,管理局及時下發了《關于要求探礦企業正確處理好探礦活動與生態環境保護關系的通知》。
此外,管理局定期組織排查公園社區、牧區、周邊礦區的防火工作,及時排除了兩次火災隱患。在公園的湖泊保護管理方面,針對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的油船漏油等現象,管理局及時下發了整改通知并對游船的整改、技改過程進行全面的監管驗收。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