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歸來"——北京城市病破局
62.7%—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市民的自行車出行率,比例之高令人驚嘆。當時,中國就被稱為“自行車王國”。而30年之后,因為小汽車的激增,在北京自行車出行越來越難,更有甚者,就連狹窄的小胡同內都停滿了小汽車,自行車不得不在機動車的夾縫中艱難穿行。與之相伴的是越發擁堵的城市交通系統和揮之不去的霧霾天氣。
面對日益嚴重的城市病,北京把發展“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綠色交通”作為緩解擁堵、降低大氣污染的重要舉措。未來要繼續降低小汽車出行比例,自行車必須承擔起更重要的使命。人們不禁要問,北京離自行車“復興”有多遠?
“自行車大軍”曾是北京街頭一景
在首都北京,自行車是具有歷史傳統的綠色、便捷交通工具。上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北京沒有如今天一般擁堵的街道,那時的“自行車大軍”可算街頭一景。
55歲的北京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回想起80年代那會兒,北京城里的上班族大部分都是騎著自行車在街道上穿行,我自己也是自行車大軍中的一員。”李先生表示,在當時,10個北京人中就有8個將自行車視為日常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我們那個年代的人對飛鴿、永久、鳳凰、大金鹿都不會陌生。”李先生告訴記者,那個年代,北京街頭上下班高峰期的自行車大軍就像潮水一樣壯觀,人山人海,車山車海。
62.7%—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北京市民的自行車出行率,比例之高令人驚嘆。當時,中國就被稱為“自行車王國”,上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在北京工作期間所收到的禮物中就有兩輛自行車。
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自行車保有量達到了5億輛??孔孕熊?,中國人第一次整體改變了自己的速度。
眾所周知,自行車是最為節能環保的綠色出行工具,騎車出行是一種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集約高效、環保健康的出行方式??v觀自行車2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為人們帶來清潔、健康、快樂的出行感受同時,自行車對解決城市交通擁堵也功不可沒。
自行車在汽車的夾縫中艱難穿行
然而,經過城市交通機動化浪潮多年蕩滌,2009年年初,有關部門統計,北京市民的自行車出行比例只有19.7%,比2008年年初下降了0.6%。據北京市交通委的數據,2012年,北京市民的自行車出行率更是僅為13.9%。過去20多年間,北京市自行車出行在交通出行方式中所占的比例呈逐年遞減趨勢。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1997年,約100萬北京市民擁有汽車,這個數字在2003年增加到200萬,在2009年增加至400萬,在2011年突破500萬,北京市民汽車擁有量在逐年攀升。
研究表明,公共電(汽)車與小汽車每人公里占用的道路資源為1:6,公共電(汽)車、軌道交通與小汽車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為1:1.9:3.5和1:2:5.6。自行車和步行更是一種零能耗、零污染的適宜短距離出行的綠色出行方式。
如今,對于2000多萬的北京市民來說,從城市這頭到那頭,交通是個大問題。有市民想騎自行車出行,但是很“堵”,有時候就連狹窄的小胡同內都停滿了小汽車,自行車不得不在機動車的夾縫中艱難穿行。
有學者表示,自行車的消逝不僅僅是因為城市現代化飛速發展和市民生活富裕造成的,很多人不再騎自行車,也是因為城市交通的設計已經不再適合這種兩個輪子的工具。隨著私家車數量的不斷增加,司機們占用了原來的自行車道行駛和停放汽車,使得自行車的空間和安全大大縮減。
編輯:daiy
相關閱讀
北京花卉市場疏解搬遷現狀調查
從去年開始,北京花鄉花卉產業園、盛芳國際花卉總部基地、北京四環花木中心(四環花?;ɑ苁袌觯⒕胖莼芡ɑɑ苁袌?、花香源花木場、神天龍園藝場、金奇樹花卉市場等大型花卉市場相繼關停,商戶們的最終去向成為花卉從【詳細】
北京: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啟動建設
占地16000畝的南苑森林濕地公園今年將啟動建設。記者從今天上午召開的豐臺【詳細】
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
據媒體5月7日報道,知情人士稱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開發商在看到上海迪士尼樂園取得的成功后,決定將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預算增加一倍至65億美元。【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