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地的保護和利用
記者:施秉白云巖喀斯特申遺成功的意義是什么?
肖高林:就發展而言,首先提升施秉以及貴州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有利于打造我省旅游精品。一直以來,省內旅游資源整體是星星多、月亮少。施秉云臺山入遺后,無疑是旅游名片上的又一亮點。我們的鄰省四川,堪稱申遺的航空母艦,坐擁5處世界遺產,以5處遺產地帶動了全省的旅游發展。
同時,施秉云臺山列入世界遺產后,意味著必須遵守《世界遺產公約》,對當地生態環境的保護也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記者:在今年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因過度開發遭到警告,我們在利用世界遺產地的同時,如何平衡發展和保護,有無相關的保護規劃?
肖高林:關于施秉云臺山的保護管理規劃,是在申報前就必須準備好的,是必備材料之一,申報時要一并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規劃是在《世界遺產公約》規定下,對遺產地進行不同的區域規劃,有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每個區域功能不同,如核心區是絕對不能進行開發利用的。
申遺成功并非結束,而是開始。申遺成功,并不意味著可以抱著“世界自然遺產”的金字招牌高枕無憂了。按照《世界遺產公約》,遺產地每6年要接受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定。如果沒有保護好,可能就得接受審議、被列入“黑名單”,甚至被摘牌。而一旦被摘牌,幾乎意味著終身否定。
記者:荔波因申遺及自然遺產的保護管理支出是如何解決的?
肖高林:荔波申遺花費多用在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和環境整治上,即使不申遺,這也是當地政府應該做的。申遺成功后,給荔波帶來的巨大發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另外,因為《公約》和保護管理規劃的存在,當地在發展經濟時的確受到限制。目前,省政府每年都會向省內的遺產地投入1千萬元保護資金。另外,中央相關部委也正在展開調研,有望對自然遺產地實施生態補償。
記者:在保護世界遺產方面我省有哪些舉措?如洛陽立法保護和法國引進、培養遺產保護專業人才等。外地、外國的措施有無可借鑒之處?
肖高林:目前,我們也正在著手從立法上努力。例如荔波,今年年底有望通過《黔南州荔波縣自然遺產保護條例》,不僅針對荔波一地,樟江上游的獨山、三都相關區域也將被納入保護范圍。另外,赤水方面,我們也正在努力和四川方面交涉,對赤水河建立全流域的保護。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澳大利亞大堡礁或將被列世界遺產危險名錄
聯合國近日就遺產保護問題對澳大利亞提出指責,稱其沒能妥善保護世界遺產大堡礁,因此準備明年將大堡礁列在世界遺產的危險名單上。【詳細】
劉太格:開發旅游資源應重視保護文化遺產
“在開發與發展文化和旅游資源時,應把保護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上重要日”,新加坡“規劃之父”、新加坡宜居城市研發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如是說。【詳細】
風景名勝作為旅游資源重要類型 利用須理性
風景名勝作為旅游資源的一種重要類型,我國創造性地采取設立風景名勝區的辦法對此加以管理,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風景名勝區的規劃管理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編制組織、技術標準體系,為保護和合理利用風景名勝資源發揮了積極作用。【詳細】
大堡礁生態持續惡化 可能列入瀕危世界遺產名錄
目前澳大利亞著名景觀大堡礁生態環境不容樂觀,特別是氣候變化對大堡礁造成的威脅在持續。此外,人類進行的經濟開發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包括流入海洋的劣質地表水、沿海開發、捕漁業等都對大堡礁的生態構成威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