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斥億元購徽派古建欲異地重建
專家稱異地重建有損價值 但可能不失為一種保護辦法
粉墻青黛瓦、精美的雕鏤、高低錯落的馬頭墻、講究“天人合一”的園林……徽派建筑因其特有的神韻,被譽為“最美的中國建筑”。最近,佛山有一老板就花數千萬元從江西買下四棟徽派古建筑,打算在佛山復建,各項拆建費用加起來或要上億元。
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王受之、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王河兩位建筑專家鑒定后認為,這四棟古建建於清早、中期,距今約200年。他們認為,中國古建最講究情景交融,異地復建將損害建筑原有的價值,但古建筑的買賣和異地復建有時也不失為一種保護方法。
豪氣:光買就花了數千萬
最近,佛山南海平洲和氏璧玉石博覽中心對外開放時,佛山團億集團的項目負責人何先生透露,為打造項目的特色,特意規劃了一條古建筑文化旅游街,老板花大價錢從江西的婺源和樂平買了四棟徽派古建筑,將在這條街上復建。
他介紹,這四棟古建分別是將軍府、明德堂、學堂府和婺源木碉樓,其中將軍府大約540萬元。他還稱,有深圳老板后來愿出1200萬元買將軍府,但當時賣方已跟公司簽約,深圳老板只能望樓興嘆。不過,他不愿透露其他三棟古建的買入價,只表示總價有幾千萬元,再加上拆除、運輸、保存、修復、重建等費用,總花費可能要過億元。“這些都是非文物古建,買賣是合法的。”他強調。
何先生透露,目前,這四棟古建筑已在當地完成拆遷,今年9月起將陸續運抵佛山,之后將陸續復建。
何先生說,古建筑的拆除、修復、重建都要找專業的團隊來做,一般的建筑工人做不了這種技術活、細致活。拆除古建時,每一個構件,比如斗拱、梁柱、門扇、窗扇等,都要做好編號,方便日后重建時查找。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古建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覺得在現代設計中的傳統元素越來越多,傳統和現代的結合成為一個趨勢。中國傳統建筑攜帶著大量歷史信息,在我們研究歷史、文化、科學各個方面知識的媒介中,古建筑無疑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詳細】
中國古建筑中的氣口——天井(多圖)
天井,在我國江南一帶的古民居及祠堂、廟宇中極為常見。老住宅區,房屋與房屋之間或與圍墻之間圍出的露天空地稱之為天井,是老宅采光、通風最主要的構造,同時它能使建筑空間更加靈活,構成美妙的環境景觀。【詳細】
留住古建筑的“原汁原味”
重開發、輕保護,使古建筑的傳統格局和風貌遭到破壞【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