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古為今用:建筑文化師談南京火車站
幾千年來,風水作為一種東方文化特有的思維方式,不僅體現在中國古代城市,廟宇,林園,住宅,等選址和規劃布局中,而且還滲透沉淀為中國人心理層面的審美文化取向,成為世代相傳的風俗習慣。風水理念包含人們的擇吉向往,在城市建設及改造過程中,人們對建筑作品外觀和室內設計非常重視,而有時會往往忽略了建筑與城市風水景觀的協調關系,不少的歷史環境遭到破壞,城市特色在消失,城市景觀風水變得雜亂無序。而中國古代的建筑風水學恰恰就是描述天人合一,建筑與自然和諧的特點。
中國風水學在我國建筑、選址、規劃、設計、營造中幾乎無所不在。這在我國大量的現存古城鎮、古建筑、園林、民居及陵墓中得到印證。風水學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與其它相關學科交叉滲透,具有了我國古代哲理、美學、心理、地質、地理、生態、景觀等諸方面的豐富內涵。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一時一刻也不能脫離周圍的環境,地理環境在地表分布也是千差萬別的,他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客觀上存在相對較好的環境,也有帶來不方便的環境,人們本能的選擇、建設、創造自己的周圍的環境,創造適合人們生活美麗的,舒適,祥和,吉利的生活空間,人們置身其中,生活,生產,工作均帶來方便,美麗而富有特色的環境景觀,還會使人們的心靈受到感染和鼓舞,促進環境社會發展和諧性穩定性。
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統中的一個單元。應特別注意對新建筑物景觀風水制定并加以協調控制,以確保該建筑物能與歷史建筑群的空間結構和環境風水協調一致。這些告誡我們:新建或改建現有建筑時,應尊重現有的城市風水景觀,現代建筑元素的引入與周圍風水環境互相協調。現代城市環境具備安全、衛生、便利、舒適等基本物質條件,同時又有著傳統風水文化特色及優美的、有活力的藝術空間。,以便創建出一種美好的與自然、社會有機地融為一體的人類生活綠色空間.。
編輯:l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