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凌云:城市規劃應警惕被利益集團“綁架”
在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過程中,不僅要把政府的權力關到籠子里,也要把老百姓的行為關到法治的籠子中。此外,在城市規劃的過程中,還應警惕政府可能會被某些利益集團所“綁架”。
在近期召開的第九期北大博雅公法論壇上,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余凌云圍繞“城市規劃與公眾參與”主題發表了上述觀點。
余凌云表示,目前我國大部分公眾參與的社會治理,都是由政府從完善制度的角度推動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社會矛盾和沖突。但是,在實踐中也存在諸多問題。
“比如,對一個小區進行改造建設,業主們在參與表態時,大多都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訴求辯論。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意見多元化了,但是卻不能夠達成一致,反而有可能激化和衍生出更多的矛盾。”余凌云說,本來是想引入公眾參與以解決問題,但事與愿違卻引發了更大的問題。
此外,在一些城市規劃項目中,某些利益集團的權力過大,即使公開征求社會意見,老百姓的聲音也是微弱的。
余凌云表示,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參與的結果是局部或者特定群體的聲音聲勢最大,最終政府會被其“綁架”。
究其原因,余凌云認為,在公眾參與的理論研究上,目前仍是理念的東西多,但制度性、可操作性的內容少,“大家都知道公眾參與是一種很好的民主方式,但具體應該怎么做,大家卻很茫然”。
專家說法
公眾參與應有制度保障
余凌云建議,不僅政府的權力要關到籠子里,老百姓的行為也要關到法治的籠子中。
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講,公眾參與必須要有制度保障,要更規范化。同時,還要培養老百姓的規則意識、法律意識,樹立起理性的公眾參與態度,改變原有的盲目一味伸張個人利益的現狀。
從社會管理的角度,握有公權力的政府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必須依法辦事、不違反規劃規定,及時與公眾溝通、征求社會意見,讓城市建設更具人性化一些。
另一方面,公眾參與在我國還是摸索階段,不應該大規模地推行,“在操作層面上如何落地,真正在城市規劃和社會治理上起到積極的作用,仍需要大家長期的共同努力”。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中規院總規劃師建言成都公園城市
9月27日,2019公園城市建設研討會在成都舉行。14名公園城市規劃、風景園林、生態建設等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成都,共商公園城市的發展。【詳細】
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杭州召開
記者從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我國城市規劃領域水準最高、參與度最廣、影響力最大的年度學術盛會,2018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于11月24日至26日在杭州舉辦。這是繼首屆年會在杭州舉辦后,時隔18年再【詳細】
地方品質在城市規劃發展中至關重要
2018年10月20日,【詳細】
廣州: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上出新出彩
10月24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永慶坊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筑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習近平總書記聽取了廣州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匯報。他指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