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學者熱議城市文化 沒文化基因城市將消亡
千百年來,昆明自然的屬性在時間和空間中,如影隨形,從未稍離,就如同涓涓細流。人文文化與自然文化不斷交織、積淀和延續,不斷地得到自然的滋養,養育和養成。
“一座山,守候著一片海;一朵云,攙扶著醉藍的天;千重清,萬頃漣漪”。人類的發展歷史,就是一個水與文明的關系,都離不開水的滋潤與哺育。昆明的存在得益與滇池和翠湖這些來自遠古的自然造物,需要時刻捧在手心珍惜,要把自然饋贈的珍貴湖泊,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成為昆明人心靈的希望和寄托之所在。
“一旦文化基因消失,城市將面臨消亡的危險”
去年昆明城市規劃建設調研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秦光榮曾說過“文脈是城市的生命和靈魂,是城市的根、是城市軟實力和價值的內核,一個有文化的城市才能展現自身獨特的魅力。”
縱觀昆明城市建設發展道路,上世紀50年代拆除城墻、填平護城河;80年代拆除武成路、金碧路原有建筑,使古城的歷史風貌蕩然無存。“云津夜市”、“螺峰疊翠”、“灞橋煙柳”等古老的昆明人文景觀,只能停留在文字中、在老昆明人的記憶里。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這是人們對有2400年建城史的昆明深層次的擔憂。
云南傳統蒙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鄭千山認為,昆明在城市建設發展中要保留原有歷史文化,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探索。“昆明歷史文化的象征,除了鄭和、聶耳等代表人物外,還體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鄭千山說,滇劇、花燈劇、刺繡,包括小鍋米線等,都是昆明文化基因的組成部分, 一旦文化基因消失,城市將面臨消亡的危險。
一個城市只有具備豐富的文化內涵,才會有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昆明要培育個性和特色,其根本是要牢固樹立以文立市的理念,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打造個性之城、特色之城,只有這樣,昆明才能將“文化名城”長遠保留下去。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哈爾濱冰塊與城市建筑相映成趣
1月2日,松花江哈爾濱段岸邊的冰塊與城市建筑相映成趣。時下,冰城哈爾濱市正值嚴冬時節。在松花江哈爾濱段的江畔,采冰人從江中采出冰塊放置在岸邊,廢棄的冰塊也堆積在一旁,這些冰與遠處的城市建筑相映成趣,仿佛詮釋著【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