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徑:波特蘭城市農業的規劃經驗
2014-07-23 08:51:01 來源:東方早報 瀏覽次數:
隨后,由波特蘭州立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的8名研究生(具有土地利用規劃、空間分析、交通規劃、城市設計、環境治理、社區發展、食物系統規劃等不同方面的規劃專業研究背景)組成一個團隊,與4個城市部門(環境服務、公園和娛樂、水務及交通運輸部門)密切合作,在6個月內構建了一個完整、清晰的城市公共土地庫存空間數據庫,并將位于環保覆蓋區、發展成熟的公園區中的數據剔除。
與此同時,市政府職員、食物政策委員會(Food Policy Council,FPC)代表、城市規劃師、非營利組織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組成技術咨詢委員會(TAC),協同團隊制訂城市農業選址標準和項目進展建議。團隊依照選址標準及高分辨率的航拍照片、現場調研,對剩余數據進行是否具備城市農業利用潛力的評估,將可達性差、碎裂或明顯無法使用的土地從數據庫中刪除,并根據其大小及可能適用類型對余下的430個獨立征稅地塊進行分類。
雖然許多場地似乎并非理想之地,有些完全被樹冠覆蓋,有些位于工業區中,還有一些位于泛洪區或陡峭的斜坡區,然而,此類場地并未從數據庫中刪除,因為:被樹冠覆蓋的場所雖不適合條播耕種,但可用于替代性耕作(如森林耕作、漿果和蘑菇的栽培);已鋪就的土地可用于種植箱式栽培、溫室,或農貿市場;有污染物暴露的地方可種觀賞性植物(嚴禁種植和銷售蔬菜)。
2005年6月,第一階段的報告《可挖掘的城市:給城市農業以規劃上的優先權》(The Diggable City: Making Urban Agriculture a Planning Priority)獲市議會一致通過。在總結既有工作的同時,報告也對后續進展提出建議。報告分析了本地和區域的城市農業發展環境、國家和地方相關的土地利用政策法規、利用公共土地實施城市農業項目的機遇與挑戰等,并對市民及其他相關利益者進行了調查、訪談。
報告及宣傳等拓展工作使公眾意識到,城市農業是一個實現公眾參與、經濟發展(通過促進創業項目)、城市綠化、娛樂游憩、土壤空氣及水質量改良等多重規劃目標的有效工具(尤其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其中,許多市議會委任的咨詢機構也對其表示支持。在之后城市綜合規劃修編的過程中,規劃局聆聽了可持續發展辦公室(Offi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簡稱OSD)、FPC及當地園藝和健康組織倡導者的意見,將城市農業和健康食物納入討論范疇。
2.第二階段:城市農業土地庫存清查工作的發現及建議
第一階段報告提交給市議會后僅3個月,市議會便向FPC尋求推進項目的建議。FPC立即成立了城市農業附屬委員會,歷時8個月,實施了第一階段報告中的建議,借鑒芝加哥鄰里空間項目的成功經驗,制定了具有城市農業潛力的公共土地庫存管理計劃,將清查工作形成的數據庫對公眾開放,對波特蘭市當前的政策和分區展開全面深入的復審,發掘可能減緩城市農業發展進程的障礙,并最終提交了名為《可挖掘的城市之第二階段:城市農業土地庫存清查工作的發現及建議》(The Diggable City Phase II: Urban Agriculture Inventory 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的報告,該報告2006年2月被市議會一致通過。
土地管理計劃要求,所有有意向租賃和利用公共土地發展城市農業的公共機構、非營利組織及社會團體,需要向政府提交一份詳細的土地承租申請提案,這個競爭性的提案申報過程可促進土地被更好地利用。作為中介機構,FPC的土地管理工作組負責管理提案申報過程,以既有的食物系統規劃指導決策制定及目標設定過程,讓那些可實現一定規劃目標的提案得到優先權。然后,政府負責審查這些提案,并與中選者簽訂正式租賃合同。合同內容包括土地利用的限制條件及如何通過債務保護土地所有者。土地管理工作組負責檢查合同,并在合同簽訂后,依據其條款對項目予以監控,確保土地真正用于農業,并視需要繼續或撤銷租約。工作組還為團體承租土地提供保費低廉的責任保險。
土地管理計劃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即城市貧民的土地使用權。這使城市農業活動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了農業實踐穩定性的需要,使承租方敢于對收益更高的農產品種類加大投資,并應用新技術提高產量;促進更為可持續的地塊管理;讓生產者能容易地獲取技術、資金、銷售等支持。
此外,FPC與水務局對公共土地上的水表制定了新的收費標準,并宣布城市農業項目無需支付排污費。
第二階段的報告剛公布,便獲得了一些著名的規劃類獎項,激發了更為廣泛的城市農業活動。
3.第三階段:實施策略和建議
在第二階段報告通過時,市政府便鼓勵OSD落實報告中的建議。2006年秋,美國農業部風險管理機構撥款,用以完成第三階段項目。PSU的研究生繼續被雇用,協助管理整個進程。OSD聯系相關政府部門,對已形成的土地數據庫進行復審。其中公園和娛樂部、水務部聚焦于社區農園的選址定位,而環境服務部和交通運輸辦公室則關注其他方面的城市農業利用,將場地是否已被納入公園總體規劃(或是以濕地保護、防洪減災、廢水處理、雨水徑流處理為目的的區域保護計劃)作為重點考量因素。每個部門向OSD提交一份報告,描述其評價標準及分析結果,最終確定了13個明確具有城市農業潛力和27個可能具有城市農業潛力的場地。這一階段還完成了維德原生植物苗圃(Verde Native Plant Nursery)、黑茲爾伍德水療公園(Hazelwood HydroPark)、曾格農場(Zenger Farm)三個試點項目的進度報告。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