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致海口園林系統經濟損失超2億元
受今年第9號超強臺風“威馬遜”影響,海南省海口市內建成區樹木受損嚴重,許多大樹被攔腰折斷甚至連根拔起,使椰城一夜間滿目蒼夷、慘不忍睹。據初步統計,全市倒伏、折斷樹木9.65萬株,被水浸泡綠地26.5公頃,園林系統經濟損失約2.137億元。
據了解,受超強臺風影響,海口市南沙路、南海大道、濱海大道、海秀東路、海府路、和平南北路、文明路、國興西路、龍昆南路、紅城湖路、藍天路、鳳翔路、瓊州大道、濱江西路、白龍路、秀華路、海盛路等320條受災嚴重的道路及公園、小游園的各類樹木被刮斷刮倒。
面對突如其來的超強臺風、特大暴雨,海口市園林局迅速成立了防汛防臺減災領導小組,啟動了防風防汛應急預案,全面落實防御臺風暴雨的各項措施,做到早計劃,早預防,早落實,提早組織各綠地養護單位對中心城區和主要景觀道路的行道樹進行全面疏枝。今年以來,對南海大道、濱海大道、港澳大道、科技大道、丘海大道、濱涯路、振發路、興國路等189條道路36萬株行道樹進行修枝整形,并對海府路、紅城湖路、濱海大道、濱江西路、龍昆南路、人民大道等37條道路12.8萬株次的椰子樹、大王棕等棕櫚科植進行摘果和清枯枝、垂枝工作,努力將臺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同時,局機關及各基層單位實行24小時值班,時刻關注天氣預報及實時路徑;各單位配備人員,組成27個應急小組共計240人,協助交警指揮中心組成5個小組以及綠化110巡邏小組,隨時等候抗拒臺風各項工作;安排專人接受12345市長熱線及數字城管信息,及時做好信息對接工作。同時做好防風救災人員安排、人員調配、設備配置以及設備、車輛租用等準備,落實道路綠化清障及災后樹木扶正、遷移、清運等各項工作措施。
為盡快恢復綠化景觀,使臺風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市園林局多次召開專門會議,研究災后恢復工作,不斷優化救災方案,不斷增加救災工具、車輛、設備,要求全園林系統干部職工對受災的綠地進行全面清障,明確了搶險路段、召集人,參加人數、搶險工具及完成時間等。7月23日開始,在繼續清障的基礎上,開始轉為樹木扶正及遷移工作,全市共需要扶正的市政樹木達4.6萬多株,需遷移到苗圃假植的市政樹木1756株。
此外,部隊官兵為海口市災后綠化恢復予以極大支持,連續多天特別是7月26、27日及29日,共出動5100人次,對長秀片區、濱海大道、南海大道、瓊山大道、金牛嶺公園、美舍河帶狀公園等進行樹木扶正、遷移及清運。省住建廳、林業廳分別組織調動三亞、屯昌、澄邁、定安、儋州、萬寧、陵水、昌江、東方等市縣園林專業隊伍及各大林場專業人員也加入到災后綠化恢復行列。據統計,截至28日,全市共出動近18萬人次(含園林系統人數),對市區主干道路樹木進行清理,共清理損壞樹木近9萬株,清理樹枝樹葉6.8萬車次,扶正樹木3.9萬多株,遷移并假植樹木1519株。目前320條重要道路已通暢。
編輯:ljing
相關閱讀
海口:濕地入城美如畫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海口生態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
海口最大濕地公園——美舍河鳳翔濕地公園
近年來,海口市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牢固樹立【詳細】
海口將更大力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14日連續的強降雨,對海口市多路段海綿化改造進行了考驗,海口市市政管理局排水所所長黎軍表示,海綿化改造后的市政道路蓄水能力比改造前好,但其容量也是有限的。此次內澇是因為強降雨遇上高潮位所致,而連日陰雨又讓地表土壤水分飽和,雨水無法通過排洪溝和自然下滲排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