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武漢市青山區委書記黃家喜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市委全會提出以經濟總量‘萬億倍增’迎接建黨100周年,是對全市加速發展現實方位的準確認識和判斷,是對助推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路徑設計和愿景,更是對青山爭分奪秒主動作為的有力督促和鞭策。”昨日,青山區委書記黃家喜這樣說道。
青山是全市唯一地區工業總產值過千億元的中心城區,未來幾年,該區將堅持“兩業”并舉,在繼續服務鋼鐵冶煉、石油化工、船舶制造等優勢產業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金融保險、信息服務、文化創意、工業設計等高端服務業,從根本上解決青山產業結構偏重、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力爭在全市實現“萬億倍增”時,將青山的二、三產業結構調整到60:40左右。
“站高謀遠,青山的未來在轉型,必須始終咬定轉型發展不放松。”黃家喜說,青山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要進一步凝神聚力、砥礪奮進,努力把青山的事情做好做扎實,不辜負市委市政府和青山人民的期望。目前,青山引進了一批現代服務業和重點工業項目,建立了重點推進的94個、總投資達655.99億元的項目庫。
持續推進生態建設,除正在改造的江灘公園外,青山已開工興建總投資4.26億元,規劃面積760畝的戴家湖公園;投入2000余萬元對青山公園、和平公園實施提檔升級;在南干渠公園上投入3000萬元,建成全長8公里、貫穿22個社區、受益居民達20余萬人的南干渠社區綠道,這也是目前全市唯一一條建成的社區綠道。截至去年底,青山區綠化覆蓋率42.13%,人均公共綠地8.74平方米,居全市前列。
黃家喜說,濱江開發是青山轉型發展的關鍵之舉,必須堅定不移按計劃推進。他說,青山濱江生態商務區是全市“兩江四岸”功能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總投資28億元的武青堤堤防綜合改造一期工程主體基本完成,二期工程即將啟動。
隨著武廣高鐵開通,加之陽邏長江大橋、天興洲大橋、二七長江大橋,二環線、三環線和武鄂高速公路等穿城而過,青山成為武漢東部的交通門戶,新的交通格局將使青山成為吸引投資的熱土,城區活力不斷提升。
黃家喜說,5年來,他親歷了青山“蝶變”的陣痛期。可以期待,通過全區今后幾年的努力奮進,到2021年,濱江開發、園區建設、“三舊”改造都已完成,屹立在武漢東部的必將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幸福、生機勃發的富有美麗新青山。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武漢黃鶴樓景區周邊立體整治見成效
2018年5月4日,再登黃鶴樓,蛇山風景如畫。【詳細】
武漢將建一批復合型郊野公園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武漢將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老等產業深度融合,大力發展以農業體驗、垂釣等生態觀光休閑等為主題的鄉村旅游,引導鄉村旅游向多業態、高品質轉型。【詳細】
武漢東湖將建植物園湖底通道(圖)
植物園通道起于現魯磨路上風箏山以北處,下穿東湖隧道后在植物園和湖岸鷹咀之間入湖,止于三環線花城立交,全長約4.34公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