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120萬盆秋季花卉呈現街頭
記者昨天從市園林管理處獲悉,從今日起,共計120萬盆秋季花卉將從大橋苗圃運至全市各大城市公園景區、道路出入口和街頭小景,扮美秋季蕪湖。和往年比,今年換秋季花的時間有所提前,夏季花提早落幕。
今年夏天,蕪湖街頭被一片片五彩繽紛的花卉映襯得格外美麗,很多市民心生歡喜卻叫不出這種花的名字。記者了解到,其實這是今年園林部門布置的夏季花卉的主打花——太陽花。太陽花顧名思義,它們喜歡溫暖、陽光充足的環境,陽光越強,開花越好,早晚和陰天花朵就閉合了。“別看去年夏天高溫干旱,太陽花卻開得非常茂盛,而今年夏天雨水多潮濕,特別是這幾天的氣候,太陽花非常不喜歡,不但長勢不佳,而且還容易生蟲,所以今年我們決定提前更換秋季花卉,讓太陽花提前‘落幕’。”昨天,蕪湖園林綠化隊的汪隊長告訴記者。
據介紹,今年秋季花卉的品種包括矮牽牛、一串紅、萬壽菊、孔雀草、雞冠花和四季海棠。“從9月5日開始布景,25日之前完成,分布在各大城市公園、道路出入口、街頭小景以及城市客廳步行街和鳩茲廣場,總計120萬盆,比去年秋季花增加了10萬盆。”汪隊長介紹。
市園林管理處生產科的朱科長表示,為了扮美城市環境,蕪湖園林部門每年視情況換4—5次街頭花卉,分春夏秋冬四季花卉,約500多萬盆,這些花卉都是經園林部門多年培育適合蕪湖本地生長,并能很好體現蕪湖四季風貌特征的花卉。“這些花卉都非常漂亮,而且它們每種都有自己的小‘情緒’和有意思的特點,比如一串紅它不喜歡汽車尾氣,聞到尾氣就不開花,所以只能種在公園,不適合種在路邊,羽衣甘藍實際上就是卷心菜的園藝變種。”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
北京盆花淡季來襲行情持續走低
7月以來,天氣炎熱,北京盆花市場迎來淡季,整體銷量下滑,走貨緩慢。紅掌價格與上月相比無較大變化;蝴蝶蘭主要為租擺拿貨,價格與上月持平;鳳梨品質高的走貨量大;綠植、小盆花等走貨量下降。【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