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700畝花海半月迎2萬游客
他是土生土長的江夏人。1976年出生的他,對這片與武漢市中心既親密又保持著一定距離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
今年國慶前一天,為搶占附近薰衣草園不能如期開放的空當,占地700畝的七彩花海開張了,雖然園區配套還不甚成熟,但開張半月已吸引2萬多游客,其中國慶黃金周營業額達50萬。
其實,這只是劉愛國整個生態農業全盤計劃的一個小動作而已。
“鉆空子”黃金周搶生意
“你現在看到的只是我們的一期工程。后期,還要增加300畝地擴大花卉區面積,引進專業的游樂公司,增加配套的娛樂節目。另外,我們還要跟園區周邊的老百姓合作,開發農家樂項目……”與劉愛國一見面,他就激動地介紹起來。
七彩花海位于梁子湖畔,目前已經進入菊花的盛開期,200畝園區內各色菊花開得正艷,鳳凰、蛟龍等大型景觀氣勢宏偉。接待中心附近的大片半人高的格桑花,吸引著游人紛紛留影紀念。另外,園區還辟有桂花園、金銀花園、玉蘭園等十大景觀區域。“趕在十一前開張,完全出于營銷考慮。”劉愛國說,江夏的生態休閑游產業鏈已經做得很豐富了。在賞花游方面,每年的五月和十月,是薰衣草的盛花期。但是今年,由于氣候原因,附近薰衣草園的花朵遲遲未開,老天給了七彩花海趁虛而上的機會。加上十一黃金周又是不可錯過的大好契機,于是,景區開張了。
打造菊花生產加工產業鏈
劉愛國清楚地記得,2012年底,黨的十八大召開,會上第一次提出“四化同步”(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
他敏感地意識到:也許自己真的能在江夏五里界這片土地上做點什么。
可是,具體做什么項目?怎么做?他心里也沒底。2013年初的一番考察,給了他信心和方向。那是去年初,很少出遠門的他,偶然機會來到廣州百萬葵園。盡管在武漢還是一片寒意,但這里,已是一片鳥語花香。盡管不是周末,且距離廣州市區50公里以上,仍然是人潮如織。“江夏離武漢市中心近,梁子湖休閑游已經打開局面,生態地貌先天條件比百萬葵園要強得多。我們為什么不能做?”2013年11月,他注冊了武漢錦繡梁湖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開始在江夏五里界運作七彩花海項目。保持農村原生態,不破壞原始地貌,這是劉愛國的宗旨。
記者看到,在這片700畝的園區內,1000米的親水棧道、步行通道,甚至園區,都保留了原來居民生活的印記。接待中心等建筑,也都是鋼構加仿古木,沒用一磚一瓦。“還要擴大面積,建別墅區,長期租給武漢市民。市民還可以來這里租農田,自己種植有機稻米、蔬菜,真正打造武漢市民的后花園。”除傳統旅游外,他還計劃形成一條完整的菊花生產加工產業鏈,比如白菊生產景觀區和精品菊花展示區,集菊花育苗、種植、加工為一體,由此衍生出菊花相關產品,包括菊花茶、賞菊會、菊花茶藝室等,從而帶動村民發展特色花卉產業。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花卉界兩項成果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北京揭曉。花卉領域兩項成果獲獎,分別為南京農業大學菊花課題組負責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陳發棣主持完成的【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