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九湖濕地 從無序掠奪到傾心守護
10月18日,小雨中的湖北大九湖濕地,就像一幅細雨綿綿的水墨畫。遠處的青山與湖中的倒影交相輝映,微潤的空氣沁人心脾。
這一天,記者隨中國氣象報社“綠鏡頭發現中國”系列活動走進大九湖,才知道它的美,充滿了厚重。
半個世紀的磨難
神農架大九湖濕地公園位于渝、鄂交界處,海拔1700米,面積36平方公里,被稱為中國最美的濕地公園。
這塊美麗的土地,其實背后有著太多的傷痕。
20世紀60年代,為了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大局,神農架作為華中地區重要的林木采伐區,其豐富的林木資源被分屬周邊三個地區的生產隊聯合采伐。
那段時間,轟鳴的伐木聲給大九湖這片沉寂許久的土地帶來了短暫的喧鬧和繁華,眾多枝葉豐茂的參天大樹轟然倒下,在原始林木被開發殆盡之后,這片土地又逐漸被人們淡忘。
大九湖濕地國家公園管理局辦公室主任譚開甲告訴記者,從1986年起,當地政府為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將這里作為高山牧場大力發展。不過,由于大九湖冬季寒冷,越冬牧草儲備不足,交通不便又造成運輸補給困難,畜牧業并未發展起來。
大九湖的磨難并未就此結束。
2001年,當地政府聘請農業專家現場考察充分論證后,認為大九湖濕地自然氣候適合推廣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并通過招商引資建起了萬畝高山蔬菜基地。聲勢浩大的圍湖造田由此開始,粗放式的農業生產使得這片土地越發貧瘠。
合理開發和利用
近半個世紀的歲月流轉中,靠山吃山、靠湖吃湖讓當地人們吃到了甜頭。然而,無序的掠取總有終結的一天。人們開始意識到:要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好大九湖濕地。
從2006年開始,湖北省政府和神農架林區開始對這里的生態進行恢復。建設生態暗壩和人工湖,恢復湖泊,退耕還林,在已形成的濕地湖泊內培育了適宜的野生動植物,投放用于觀賞、科研和維持生物多樣性等作用的魚苗,移栽水生植物……
“現在這里共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濕地3萬余畝。”譚開甲說,大九湖的生態基本恢復到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趙泰東:韓國江陵市鏡浦濕地修復計劃和現狀
從20世紀60年代,鏡浦濕地進行了大范圍的農耕地開墾,居民對鏡浦湖進行了圍湖造田,湖水面積也越來越小。隨著世界上對于濕地修復的重視,在鏡浦濕地也開始進行了修復的進程【詳細】
安徽5年新增濕地17萬公頃
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加強安徽省濕地保護地體系管理有效性項目(GEF項目)終期評估會上獲悉,自2013年12月以來,安徽新增濕地面積17.53萬多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04.18萬公頃,占省國土面積的7.47%。【詳細】
云南省第一個以濕地命名的保護區
高原出平湖,難能可貴,于是人們習慣性地把這些大湖大河稱為“海”。知名的麗江拉市海,不是海卻有比海景還要美的海景。【詳細】
??冢簼竦厝氤敲廊绠?/a>
近年來,海口市用生態修復的方法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一體化生態修復。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體面積逾720萬平方米,建成區32條水體中31條告別黑臭。據介紹,??谏鷳B修復帶動濕地入城,不僅改善水體水質,增強生態自我【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