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藝術公園新聞發布會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
發布會現場
2014年10月29日,中法藝術公園新聞發布會在北京798藝術區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舉行,中法藝術公園項目的發起人和藝術總監樊哲,策展人付曉東,藝術家展望、王廣義、王度、沈少民,法國駐華大使館代表、企業贊助人代表等嘉賓出席了發布會。中法藝術公園經過長達兩年的籌備,將于2014年11月20日開園向大眾揭開神秘面紗。
中法藝術公園項目由法國文化中心和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適逢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這座占地20萬平方米的中法藝術公園將落戶于具有悠久嶺南文化傳統的魚米之鄉-廣東順德。50位優秀的中法藝術家以從巴黎運至廣東順德的200余噸埃菲爾鐵橋拆卸后的鋼鐵為主要材料共同進行創作,并同期在廣東和巴黎兩地舉行相關問題的藝術展覽和學術討論。
法國代表致辭
項目的發起人和藝術總監樊哲
中法藝術公園籌備委員會邀請阿蘭·阿維拉(ALin AVILA)擔任總策展人,由魯明軍、付曉東、胡斌三位活躍在中國當代藝術界的中生代策展人傾力相助,并廣邀五十位當代著名中法藝術家參與,包括中國藝術家隋建國、展望、王度、林一林、徐坦、梁碩等,還包括法國藝術家Marc GERENTON、Phillipe BERRY、Guillaume COUFFIGNAL、Quentin GAREL、Bruno DURIEUX、FranoisWEIL等。藝術家在開放的空間里創作,采用跨界方式,用雕塑、影像、裝置、油畫、水墨等多種手法,把中西藝術家的創作思想聯姻,并與人們的生活發生碰撞,給人無限思考與想象的空間。
中法藝術公園項目如同一片實驗室中醞釀的藝術生態體系,得到了東逸灣地產集團的鼎力資助。除了探討地域文化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以外,策展人更加希望它是一個集合國內各種藝術形態和思想的討論平臺。通過藝術家的感知體系和獨特的視角,整理和解析當代藝術的問題。利用這來之不易的藝術話語權,在西方,特別是在法語世界中,完整、規范、集中地展示中國當下當代藝術。
原埃菲爾鐵橋
鐵橋局部
中法藝術公園的緣起與埃菲爾鐵橋密不可分。1862年,埃菲爾鐵橋在法國南部小城bayonne建成并投入使用。這座由著名建筑設計師埃菲爾設計的鐵橋并沒有像他的另一件作品——埃菲爾鐵塔那樣膾炙人口,不過,它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這種技術的橋梁之一,所以還是漸漸為人所知,成了bayonne的著名景點之一。150年后的今天,“壽終正寢”的埃菲爾鐵橋無法再投入使用被廢棄拆毀。這座工業革命時期最早的鐵橋之一,有著鮮明的艾菲爾建筑特點,也同樣是鋼鐵建筑的代表,見證了工業文明對于世界的改變。
無論從工業技術,還是從美學形式,埃菲爾鐵橋都是一個過去時代的產物。而當這樣一個工業革命的象征物被拆毀并被運至作為當今全球主要生產加工集散地之一的中國廣東順德的時候,似乎產生了一種跨時空的交集。鋼鐵本身在中國歷史特別是革命史上也一度是被反復書寫的重要事件的象征與政治話語。于是,在歷史與現實、事實與價值、文化與社會、藝術與政治及審美與觀念之間便產生了各種千絲萬縷、錯綜復雜的內在聯系,成了一個在當下尤其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康拉德·諾德作品
展望作品局部
中法藝術公園,既是當代與經典的對話,更是藝術與公眾的對話,它用雕塑品、植物、場地規劃以及設施將公共藝術與人們的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作為南中國最大的公共藝術交流平臺,以此中法建交50周年為國際背景,以50位著名的中法兩國藝術家為基礎,把國際公共藝術引入中國,讓國際頂級藝術家與雄厚的廣東工業基礎和生產技術無縫對接,正是中法藝術公園的未來目標所在。用藝術思考世界,用歷史發酵未來,成為中法藝術中心的啟動思想,也是中法藝術公園一再闡述的行為準則。
昆汀·葛瑞爾作品
王廣義作品方案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紐約尼亞加拉峽谷藝術公園總體規劃公布
紐約尼亞加拉峽谷藝術公園董事會宣布入選其總體規劃團隊名單: 建筑設計公司SO-IL,景觀設計公司West 8, 音效數字設計咨詢公司Charcoalblue。【詳細】
北卡羅來納藝術博物館Civitas公園動工建設
羅利的北卡羅來納藝術博物館于這周將由丹佛城市設計和景觀設計公司Civitas負責動工建設博物館園擴張項目,旨在增強室內外空間之間的聯系,培養環境的可持續性發展,提升藝術感與融入自然的感受。【詳細】
海上絲綢之路藝術公園·亞洲園開園
在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城市泉州建設藝術公園,集中展現中國和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明歷史和文化精華,增進各國的文化交流,具有深遠的意義。【詳細】
中法"皇家園林"在京簽約:將定期交換展覽
圓明園與法國香波堡13日在京“喜結良緣”,正式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等合作,定期舉辦展覽,共享數字展示技術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