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盤點公園保護那些事(圖)
2014-11-13 09:49:59 來源:中國科學報 瀏覽次數:
為加快建立高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海洋環境保護研究所已發起成立全球海洋保護系統(GLORES)。獲得GLORES身份所帶來的聲譽和社會資本會對政府產生促進作用,正如“綠色建筑”認證已幫助建筑行業廣泛采用可持續性的做法。
實現棲息地的多樣性至關重要。例如,美國國家公園通常覆蓋山區而不是草原和濕地。GLORES將保護區的影響放在其他情境下考慮。它對海洋生物地理學和連通性作出了解釋,比如海藻林出現在溫帶生物地理區,而珊瑚礁生長于熱帶地區。同時,GLORES標準要求高效的監管和執行,目標是在所有不同的海域和棲息地中建立保護區。相較于諸多其他方式,GLORES在執行上將更加簡單、快速,且花費更少。
加蓬國家公園管理局執行秘書Lee White:用專業的方式管理公園
很多世界上最珍稀和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如大猩猩、黑猩猩、大象、獅子、老虎和熊貓,幾乎只能在保護區里生存。無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保護區通常包含了最豐富和最原始的生態系統,并提供重要的生態服務功能。紅樹林公園促進漁業發展,并且阻擋洪水;森林提供清潔、可靠的供水,并幫助調節氣候。開發公園的旅游和休閑功能會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如果得到保護,公園里的生物多樣性還可以收獲未知的藥物和其他產品。
人們需要強化和專業化公園管理。有太多發展中國家的保護區長期缺乏資金支持,而政府的忽視通常意味著管理工作落在NGO的肩上。由于這種責任極少正規化,NGO并未擁有強有力的授權保護好這些地方。
那些努力保護自然和文化珍藏的人必須得到所在國的培訓和支持。只有這樣,人們才有能力抵抗跨國犯罪、腐敗和不斷膨脹的人口對野生動物和荒野帶來的日益增加的壓力。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環境保護研究人員Emily Darling:保護“氣候避難所”
氣候變化引發了三重威脅,而現有海洋保護區在成立之初并未就如何抵擋這些威脅作太多設計。海水變暖和酸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脅到海洋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即使在保護區,厄爾尼諾事件和海洋熱浪也能將大片珊瑚礁摧毀。
為了讓珊瑚礁和其他全球生態系統有足夠的時間適應變化,人們需要確認那些將逃脫氣候變化所帶來最壞影響的地區。它們應當作為“氣候避難所”,即在未來幾十年中經歷較少變化的地區而被保護起來。
當然,第一步是促成當地社區、各國政府和多邊參與的相關機構保護這些地區。更緊迫的是,人們需要協商形成一個全球方案,為其提供資助并認真實施,以便將為全部生態系統而建的“氣候避難所”聯成網絡,比如珊瑚礁、熱帶雨林、北極苔原和其他地區。世界公園大會必須在將“氣候避難所”并入保護區方面打下基礎。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Peter J. S. Jones:評估治理結構
諸如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等項目,正在開始系統性地評價保護區的效率問題。這將有助于把環境保護工作的重心從僅通過公頃數衡量轉到其他更有意義的目標上,從而更加關注效率。不過,假若從過往成功和失敗的經歷中吸取經驗教訓的話,人們還必須評估治理結構。
這些系統大體包括5種方式:自上而下的監管、自下而上的參與、市場機制、意識的提升和知識的分享。人們需要知道是什么讓每個系統高效運轉以及這些不同的方式能以何種方式融合在一起從而增強彼此的功效。
不過,在很多情況下,關于環境保護的討論都淪為關于哪種治理方式最好的無結果爭辯。其實,最好的解決辦法根據情境的不同而各不一樣,人們需要學會將不同方式和具體情形結合在一起。生存的第一要義在于多樣性,這既是針對生態系統中的物種而言,同樣也適用于治理體系中的不同方式。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