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讓青山綠水護佑子孫后代
2、優化生產生活的生態空間布局
《意見》是對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化和延伸
《重慶日報》:《意見》在提出指導思想和目標后,緊接著就提出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指出要結合我市五大功能區域的劃分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對此,您怎么看?
王崇舉:《意見》以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為指導、統籌謀劃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思想,是結合重慶特色的體現。
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優化了空間布局,為各功能區域明確了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發展的重點和特色在哪里。以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為指導,統籌謀劃我市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定位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合理的空間格局保障。
都市功能核心區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現代都市形象;都市功能拓展區有序拓展城市空間,建成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和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大都市;城市發展新區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產業集聚區和現代山水田園城市;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則注重涵養和保護生態環境,積極發展生態旅游休閑和養老等服務業,因地制宜發展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我認為《意見》實質上是五大功能區域劃分的深化和延伸,可以進一步優化生產生活的生態空間布局,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形成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合力,發揮各功能區域的最大優勢并取得整體生態效益。
陳德敏:重慶提出全面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首次明確了生態涵養發展區和生態保護發展區的功能區域劃分概念。過去,我們在生態環境保護上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部分區縣重GDP、輕環保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意見》貫徹這一戰略提出的要求是,都市功能核心區、都市功能拓展區和城市發展新區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基本方向須進一步強化;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生態建設基本功能要進一步增強。重心更凸顯,務實可操作。
“決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追求一時的經濟增長,決不能以犧牲綠水青山為代價換取所謂的金山銀山,決不能以影響未來發展為代價謀取當期增長和眼前利益,決不能以破壞人與自然關系為代價獲得表面繁榮,決不能對環保突出問題束手無策、無所作為。”這實質上是對發展思路“生態紅線”進行了框定。目前主管部門正在對全市的生態敏感區、脆弱區進行勘查。今后對哪些區域可作為工業用地,而哪些區域的森林、濕地、飲用水源地等不能開發,都會有明確的劃定。
因此,必須嚴格按照功能區劃定位,進一步明確區縣功能特征與發展重點,構建科學合理的產業化格局、城鎮化格局、生態安全格局。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