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穴加速林業生態發展 基地造林1.76萬畝
11月18日,從武穴市林業局獲悉,自去冬以來,該市115個綠色示范鄉村“四旁”植樹共定植各類苗木32.1萬株,種植草皮7651平方米,色塊19896平方米,新建公共綠地118個,面積177畝;已創建綠色示范鄉村35個,占行政村總數的11.4%;基地造林1.76萬畝,占省下達計劃的103.5%。今年6月份,該市順利通過了省級中期評估。
武穴市委、市政府站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高度,按照“黨政主導、部門主抓、市場主體、社會主動”的思路,創新“上下聯動、鎮村互動、典型帶動”三輪驅動模式,實現創建投入、創建熱情和創建成效三個前所未有,全力推進全省林業生態示范縣市創建。
該市交通部門投入資金208萬元,對境內119.6公里列養公路進行了補植、補造;園林部門不斷提升綠化水平,爭創國家級園林城;國土部門積極爭取項目資金300萬元,在田鎮春景建材實施礦區植被恢復工程,“亞東水泥”堅持做到廢棄一塊,恢復一塊,每年廢棄礦區恢復植被20—30畝;財政部門籌措2000萬元項目建設配套資金,并全程規范監督資金使用。據統計,全市共投入創建資金1.051億元。
該市各鎮(辦事處)、村(社區)建設綠色示范鄉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群眾積極參與。在建設綠色示范鄉村過程中,許多村民主動拆除豬圈、牛欄、廁所等,用于建設村級公共綠地;在推進鄉村道路綠化工作中,不少農民自愿無償提供土地,用于路肩擴寬。去冬以來,梅川鎮29個村,興建公共綠地38個,面積65畝;四望鎮12個村,拓寬路肩42公里,填挖土方1.6萬平方米。
該市積極發揮典型帶動作用,成功打造了“四個一批”,即打造了余川的大壩和余沖、田鎮的上郭和錢爐、大法寺李邊等一批綠色示范鄉村,打造了劉新線、松大線(松山咀至大壩)、武石大道、梅武線等一批綠色通道,打造了51個100畝以上規模造林示范基地,還打造了近4000畝的“鄂東植物園”、近千畝以花卉苗圃為主的“宋河生態農莊”等一批優良苗木基地。
編輯:wangxiao
相關閱讀
湖北秭歸:庫岸生態修復忙
5月29日,工人在秭歸縣茅坪鎮銀杏沱水域庫岸生態修復工程現場施工(無人機航拍)。【詳細】
湖北恩施:打造生態修復基地
日前,湖北省恩施市檢察院檢察官來到該市小渡船街道辦事處銅廠坡桃花觀光園里走訪查看桃樹的截干定形情況。這片占地面積183畝的桃花觀光園,是今年該市新增的三個【詳細】
香格里拉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庫建設啟動
由于經濟利益驅使,掠奪式的開發利用使得迪慶州植物資源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種質資源遭到嚴重破壞,物種種群衰退,已直接威脅到了物種生存。日益凸顯出香格里拉珍稀瀕危植物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和保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詳細】
《北京市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通過評審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組織召開了《北京市森林經營規劃(2016-2050年)》專家評審會。專家評審組由國家林業局造林司、中國林科院、北京市林業勘察設計院、北京林業大學等單位的5位專家組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