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三載大變臉 文華寫城變
12月1日,廣州日報將迎來創刊62周年華誕。62年來,我們立足廣州,面向全國,以“追求最出色的新聞”為宗旨,辦老百姓喜歡的報紙。
在佛山,《廣州日報·佛山新聞》一紙風行,深受厚愛。今年,是佛山創文沖刺之年。今天,我們特別獻禮,回顧城市升級、文明提升這三年。
3年,千億元資金,103個項目——這一串數字的排列組合,顯示了強大的威力:從重拳出擊到精雕細刻,從外貌骨骼到皮膚肌理,整個城市從發展格局到細枝末節都在上演著“變臉”的大戲,也讓佛山距離魅力大都市越來越近。
的確,3年不長,但足以讓人驚喜不已。
升級:3年投千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一定要在2014年,向市民展現一個全新的佛山新城面貌。”2011年,佛山的主政者下定決心,要用3年時間,投入1000個億,啟動103個項目,讓佛山這座城市煥然一新。
時至今年,城市升級計劃已讓這座城市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03個升級項目在3800平方公里的熱土上生根,開花。一張張反映城市面貌變化的圖片顯示,千燈湖東面的金融高新區拔起座座高樓。三水大橋與廣海大道交界路口附近,新建高樓林立。城市變得更美了,街道變得更整潔了,市民活動的空間更多了……
今年是佛山城市升級三年行動計劃開展實施的最后一年,并不意味著升級的結束。據悉,明年佛山還將實施城市升級兩年延伸計劃,提升完善城鎮空間、綜合交通、公共服務、生態綠地、文化旅游、城鄉景觀等六個體系。
結構:打造強中心成組團城市升級樣本
“城市升級的成果,首先最重要就是強中心戰略的深入實施,使得城市集聚力和輻射力提升,而全面推進了區域組團中心建設,也讓各組團城市功能不斷增強。”市委書記劉悅倫在今年佛山市新型城鎮化工作大會上表示。
佛山走的是一條組團式發展的路徑,“1+2+5+X”空間布局,強中心、副中心與次層級組團、城鎮分層級錯位,其中,“1+2”補齊了“5+X”的發展要素,“5+X”的齊頭并進使得城市空間集約利用更加高效。
“1+2+5+X”組團城市,即依托原有的中心城區和經濟強鎮,打造“佛山新城”這一城市中心,瀝桂新城和順德新城兩大副中心,以及若干個中心城鎮,探索組團式城市的新路徑,以此拉動原有的專業鎮經濟向城市經濟轉型。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