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三載大變臉 文華寫城變
文化:傳統文化保留新文化元素涌現
佛山是一個有著1300年歷史的古鎮,這塊歷史文化名城寶地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著說不完的故事。在城市升級的過程中,文化被提到一個重要的位置。劉悅倫在今年佛山市新型城鎮化工作大會上特別指出,今后兩年城市升級延伸計劃還要注重傳承與創新。“深厚的嶺南文化底蘊,是佛山區別于其他城市最好的軟實力。”劉悅倫表示。
事實上,近3年來,文化成為佛山這座城市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仁壽寺擴建、南風古灶五百年龍窯大修、祖廟建筑群復建、重修塔坡廟尋根、東華里改造為嶺南天地……近年來,在佛山開展的重大文化項目數量之多讓人吃驚。
與此同時,隨著佛山城市升級行動的推進,佛山新城夜景、千燈湖魁星閣、汾江河濱水長廊等新城市地標崛起,注入了新的城市文化元素。
城鎮:
“魅力小鎮”幸福指數高
100平方公里的地域,人口不到50萬,北滘鎮正是珠三角很有代表性的一種發展規模。在這樣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單元中,市民朱國棟既享受了劇院、展覽廳、圖書館、藝術培訓及青少年活動室等城市功能配套,又遠離大都市的交通擁擠、人口密集等都市病。
三年城市升級過程中,佛山也逐漸涌現出如北滘這樣的一批魅力小鎮。作為“1+2+5+X”空間布局中重要的X,佛山市國土資源與城鄉規劃局總規劃師劉宏曾解讀稱,“X”表示佛山的鎮街,佛山雖然城市化水平很高,但是城市化質量不夠好,最重要的原因是鎮一級的建設質量不高。而鎮(街)是城鎮化體系中的前沿陣地,如果鎮(街)做好了,將大大帶動佛山城市面貌的變化。
三年過去,魅力小鎮的變化,不少市民感受至深。家住里水城區的馮姨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會到富壽公園散步,她感慨這兩年整個一河三岸的巨大變化。“以前公園很多設施都破舊了,河岸護欄也都是鐵管的,現在全部都改為大理石,還增添了不少雕塑,高檔好多。”
城市,如何讓生活更美好?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City,BetterLife),這是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主題。對很多人而言,城市總讓人向往,因為那里意味著高樓大廈、燈火輝煌,意味著就業機會多、發展空間大、基礎設施好、公共服務全……
但是,沒有任何一座城市天生如此。一座城市從“矮挫窮”走向“高富帥”的過程,所改變的不僅是城市本身,也直接實現了“讓生活更美好”。如今,三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國檢”大考將至——接下來該怎么辦呢?劉悅倫提出,佛山將在三年行動計劃結束后,再實施為期兩年的延伸計劃,推動佛山從“城市升級”走向“城市升值”,并涉及完善城鎮空間、綜合交通、公共服務、生態綠地、文化旅游等多個體系。
我們有理由相信,城市自我的更新會繼續提升佛山的魅力,助力佛山的發展。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