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規劃出的“花園城市”
“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是繼紐約、倫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更是享譽全球的“花園城市”。然而,更令人咋舌的是,7615人/平方公里的人口密度并沒有使這一城邦國家出現“城市病”,相反,科學的城市規劃、井然有序的交通以及綠色的城市生態環境是這里的重要標志。其成功的城市治理經驗也為世界各國所借鑒。
“防患于未然”的城市規劃
從新加坡的城市建設歷程來看,憂患意識一直貫穿始終。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城市發展規劃的編制。早在其規劃初期就聘請聯合國專家,歷時四年高起點、高質量地編制整個新加坡范圍概念性的未來30—50年城市空間布局、交通網絡、產業發展等規劃。
僅有700多平方公里的新加坡城市規劃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優化,使有限的土地盡量滿足所有的需求;二是保持經濟增長與城市發展的平衡,提供一個優質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為此,新加坡確定了以中心區為主體的星座結構,組團發展的空間布局以及綠色、山水系統和保護名勝古跡等的城市規劃。并按照市中心——次中心——副中心的結構將全新加坡劃為55個小區進行建設,組團和小區中布局合理,功能齊全,使得就業、交通、休閑、居住等功能充分滿足居民需要。
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商業網點的規劃是新加坡城市整體發展規劃的重點著墨處。新加坡商業網點共分5級,除中央商務區外,還有區域中心,距離市中心13公里,共規劃4個;再有小型中心距離市中心6公里,共規劃5個;此外還有邊緣中心,距離市中心2.5公里,共規劃6個;以及鄰里中心,分布于各住宅區內。五級商業中心都有明確的功能和要求,對網點的選址、布局、規模具體到賣何類商品均有細則規定,而且新增商業設施不能影響已有商業設施的經營。使城市商業網絡有序發展,也節約了土地資源。
除了商業網點,大型住宅區的設計依照“城市規劃——總體設計——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的步驟進行。對此,相關專家認為,一方面,城市規劃指引了大型住宅區的開發方向;另一方面,大型住宅區的開發也推動了城市規劃的發展。在組團環境設計中,新加坡強調合理分布組團內的配套設施,充分考量機動車和行人的進出口;設計中充分考慮自然與人文的景觀軸線,建筑與空間并重。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在花園機場中欣賞全球落差最大室內瀑布
4月11日,屢獲世界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機場再添喜訊。連接3個航站樓、擁有10層樓高、以玻璃、鋁、鋼筋為主材料,內部布滿綠植和自然景觀,兼具商業、休閑娛樂等多功能體【詳細】
羅華端:塑造宜居城市——新加坡的歷程
新加坡今天享有清潔的空氣、干凈的水、清潔的土地、高標準公共衛生,新加坡也是世界上最清潔宜居城市之一。不過早期新加坡的情況并非如此【詳細】
王浩:自然山水園中城 人工山水城中園
王浩認為,目前全國各地都在以各種載體推進區域發展,例如“環保模范城市”“園林城市”“文明城市”等。“公園城市”統籌了以上所有理念,但還沒有成熟的經驗【詳細】
新加坡景觀專業考察 TIERRA事務所拜訪交流
2018年7月16日,由中國風景園林網組織的新加坡園林景觀專業考察團再次啟程。來自上海、廣東、江蘇、山東、四川等地多家園林企業的領導、設計總監、項目經理等參加考察。 在為期一周的考察之旅中,大家將參觀新加坡多處【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