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80平方公里開發空間 西安城市邊界即將劃定
西部的中心城市西安即將為未來城市發展空間限定“增量”,并劃定城市邊界。記者獨家獲悉,此增量將被確定為80平方公里,這一消息已獲得當地多名官員證實。這意味著,這80平方公里的空間,將是西安未來城市發展最后的“紅線”。
這一行動在當地被稱作“三界劃定”。此前,國土資源部、農業部曾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北京、上海、南京、武漢、西安等14個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將先行展開,西安列入國家首批劃界城市。
之后,西安率先進行了基本農田的劃定工作,并進一步明確為“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等三界。當地的官員向記者證實,目前80平方公里的增量已經被進一步細化、分解,下發到各區縣、開發區,并征求意見。
“每個區縣或開發區所接到的增量,普遍都要低于之前的規劃和計劃,每個地方還是希望能獲得更多一點指標”,一名當地開發區官員說,“如果沒有辦法增加指標的話,就需要對之前的用地規劃進行調整、對一些項目的安排作出調整。”
他說,“如果現在不多爭取一點指標,一旦區內的大量土地被劃在城市邊界之外——成為基本農田,將會導致未來區內‘無地可用’,給招商工作和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難度”。
這項行動的一部分動力來自于現實因素的倒逼。
西安是典型的北方城市,在最近幾年中,也受到了跟大多數城市相似的環境問題困擾,包括霧霾、水質等各方面的環保壓力與日俱增。去年年底,由于嚴重的霧霾污染,當地幾度啟動空氣嚴重污染應急響應,全市涉土工地全面停工。
在這之前,西安已經通過制定實施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確定了城市南部與秦嶺接壤處的禁止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當時就提出,西安市區的建設要有邊界線,不能無限制地往秦嶺北麓推進。
在西安城南的秦嶺立下界碑后,魏民洲說,“西安南邊已立下界碑,劃定邊界線,保證了環山公路與城區之間10公里區域的生態原貌,規劃部門要盡快拿出科學的規劃方案,盡快劃定東、西、北三個方向的邊界線,使城市一圈都有‘生態邊界線’,規劃具有法律效力,是剛性的,必須起到約束作用。”
同時,當地也希望能通過嚴控用地增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城市產業轉型。前述當地官員說,“未來建設用地變得稀缺,將會促進政府更多的來考慮一個項目的投入產出是不是合理,幫助附加值更高的、更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落地。另外,市場的調節也會自然促進這種轉型”。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