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園體制或將"花開"京津冀
美國有享譽世界的黃石國家公園,加拿大有冰川國家公園,俄羅斯有索契國家公園。我國有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但長期以來沒有使用“國家公園”這一概念。
近日,來自北京的消息稱,我國京津冀地區將建設一批環京國家公園,媒體紛紛使用了“國家公園”這一概念。而此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建立國家公園體制。這意味著,京津冀將建設不同于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的國家公園。
環京國家公園在孕育中
近日,首屆生態文化北京論壇在北京林業大學召開。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趙文芝表示,園林綠化方面,京津冀要研究打破行政區劃和流域限制,建設一批環京國家公園,研究如何在六環和城市外環建設具有較大寬厚度、集中連片環京森林帶,構建環京津冀城市群森林圈,形成綠屏相連、綠廊相通、綠環相繞、綠心鑲嵌的生態格局。
北京的媒體報道稱,“環京國家公園的選址和規劃將在五年內完成”。但是,北京媒體在報道此事時,都沒有詳細解釋環京國家公園的內涵。
目前,京津冀地區有許多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濕地公園等,比如北京有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十渡國家地質公園、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等,天津有九龍山(600555,股吧)國家森林公園、薊縣國家地質公園等,河北有野三坡國家森林公園、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等。但是,這些公園都沒有稱為“國家公園”。
趙文芝提到,“京津冀要研究打破行政區劃和流域限制,建設一批環京國家公園”,這意味著,一些環京國家公園可能要打破京津冀的行政區劃和流域限制。
據分析,“環京國家公園”是一種不同于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的一種國家公園,與國際通稱的國家公園更接近。
我國將建立國家公園體制
“國家公園”的概念源自美國。1872年美國國會批準設立了美國、也是世界最早的國家公園,即黃石國家公園。自黃石國家公園設立以來,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設立了多達1200處風情各異、規模不等的國家公園。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沒有使用“國家公園”這一概念。
2008年,我國已開始進行國家公園試點。2008年6月,國家林業局就批準云南為國家公園建設試點省。同年10月,由環境保護部與國家旅游局共同批準的國家公園試點—黑龍江湯旺河國家公園落戶伊春。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推動發展,建立國家公園體制。“建立國家公園體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的一個新提法。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稱,國家公園體制的基本定位是,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通過國家公園體制來保護基本生態功能、重要生態系統以及特殊物種和景觀。
2014年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表示,要搞好自然生態系統保護體制機制頂層設計,研究國際上國家公園體制的模式,提出我國國家公園體制。
國家公園或將破解霧霾困局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曾對“北京國家公園與生態環境建設”進行研究,提出建設京津冀區域國家公園體系的相關要素和規劃構想。在京津冀國家公園體系規劃構建的基礎上,立足北京的城市格局,提出構建北京近郊國家公園的方案。
京津冀建設國家公園和城市群綠化圈,是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現在,京津冀經常發生嚴重的霧霾,有文章稱,京津冀地區為什么秋冬季會多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森林的破壞。整個京津冀地區缺少森林,自身沒有森林,就沒有辦法產生大量凝結核,水汽即使達到了飽和也很難形成降雨的條件。
毫無疑問,國家公園對京津冀有著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是旅游、休閑的好去處,是旅游經濟的新的增長點,而且擔負著凈化空氣的重要使命。未來,隨著治污、減排力度的增大,隨著城市群森林圈的培育,隨著國家公園的建設,京津冀一定會成為天藍樹綠、空氣清新的宜居之地。
編輯:jiaoliting
相關閱讀
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記者從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林業和草原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編制《全國國家公園總體發展規劃》,發布國家公園設立標準,組織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綜合評估,認真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詳細】
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體系頂層設計的建議
據悉,按照《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等中央文件要求,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頂層設計方案已經提出,將設【詳細】
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
記者從13日上午從國新辦舉行的第三次石漠化監測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掛牌近一年來,國家林草局積極推進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在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取得積極進展。2020年我國將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詳細】
《國家公園設立標準》通過專家論證
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公園辦在北京召開《國家公園設立標準》專家論證會。來自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植物所、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師范大學、IUCN中國代表處、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中國地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