鎘原位鈍化技術降低植物吸收
“鎘污染是有辦法解決的。目前,我省從已審定的水稻品種中,初步篩選出了2至3個鎘低積累品種。鎘原位鈍化技術進展很好,明年預計有3至4個土壤調理劑投入大面積示范。”在昨天舉行的“農產品重金屬污染治理”科技論壇上,“湖南省鎘低積累農作物品種篩選與選育項目”首席專家柏連陽教授如是說。
據悉,根據農業部、財政部對湖南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工作整體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省試點工作中科研協作攻關要求,今年啟動了“湖南省鎘低積累農作物品種篩選與選育項目”。項目由省農科院牽頭,聯合了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等58家單位,擬篩選和選育一批鎘低積累作物品種,進一步探明相關農作物對鎘的吸收規律和機理,為治理稻田鎘污染提供科技支撐,最終達到全面控制稻田鎘污染的目的。
柏連陽介紹,鎘污染治本的做法是把鎘從土壤里拿出來。相對生物修復,物理和化學修復見效更快。他透露,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奉向東研發的“森美思”技術,運用納米技術吸附土壤中的鎘并資源化,已在衡陽某地進行了半個多月試驗,從目前看效果不錯,能將土壤中的活性鎘拿出來80%再變成鎘資源。
原位鈍化技術就是降低土壤中鎘的活性,讓它們不容易被植物吸收。柏連陽介紹,土壤調理劑的作用就是通過升高土壤的pH值,降低鎘的活性。目前最好的效果是提高pH值1個點,鎘的活性降到1/10。當然pH值是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所以土壤調理劑一年需要施用1至2次。明年會大面積安排示范。
種植低鎘積累品種,也是解決之道。柏連陽說,項目組從251個已審定的水稻品種中初步篩選出了鎘低積累品種2至3個。研究還發現,在中、重度鎘超標土壤種植的西瓜、葡萄、獼猴桃,其果實的鎘含量都低于國家標準;在鎘重度超標耕地種植的桑樹、苧麻生長良好,并篩選了一批鎘高積累的桑樹、苧麻品種,且桑葉作為飼料的鎘含量遠低于飼料衛生標準中鎘的含量值。
據悉,“農產品重金屬污染治理”科技論壇由湖南省農科院和湖南省農學會聯合舉辦。印遇龍院士等專家出席。
編輯:zhufei
相關閱讀
英研究人員首次在植物中發現稀有礦物
近日,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一些虎耳草屬(Saxifraga)高山植物的葉片可以產生稀有礦物球霰石,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植物志》上。【詳細】
生動綠意場景:家庭微景觀設計
一株綠色植物能為家居注入新鮮的氣息,而現在的綠色植物景觀設計也愈發新奇多樣,在玻璃花瓶/花盆之中,什么樣的微型景觀都有可能出現。9款家庭微景觀設計,為家搭建一處生動的綠意場景。【詳細】
植物與水的搭配讓景觀充滿詩情畫意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不外乎動景和靜景。一方靜水搭配靈動叢生的植物,便多了幾分令人愉悅的生機。【詳細】
湖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今天,從國家林業局傳來喜訊,祁陽縣創建太白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通過評審,這意味著永州將再添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