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保軍:樹立城市規劃建設的底線思維
2014-12-25 08:16:00 來源:中國建設報 瀏覽次數:
靠制度留住鄉愁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是一句充滿詩意的表述,然而如何將鄉愁留住卻需要用制度落實。“我們建議所有的城市應該開展一項工作,對當地的特色資源進行摸底建檔,所謂特色資源指的是跟城市記憶、歷史、文化相關聯的元素,可以是一條街、一棵樹、一道景、一座橋,也可以是一個地名。”楊保軍認為只有對鄉愁進行定量分析才能把承載當地人記憶和難以割舍的東西留住并且一代一代傳下去。
在上海,曾經發生過因調整公交線路而引發市民反對得以保留的故事。據了解,這條已運營了將近60年的55路老公交線路,見證了新上海公交事業的發展史,在幾代老上海人中留下了寶貴記憶,因此市民在得知這條線路要被撤銷的消息后紛紛建議保留,最終55路至今依然行駛在上海的馬路上。
當人們在想方設法留住鄉愁的時候,不少最能代表城市精神的文化地標建筑、景觀卻正在面臨被一步步蠶食的生存危機。日前,江南三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附近將建29層高樓的消息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注。據悉,滕王閣南面的地塊規劃調整公示顯示,B02地塊容積率暴增了9倍,從原本的0.51提高到4.85,如果一旦建成,已經被層層高樓包圍的千年名樓,將徹底變成鋼筋水泥中的“盆景”。
“這種做法顯然暴露了當地城市設計的缺失,城市設計是關注整體的,單個的建筑是解決不了這個問題的。因此城市設計必須要研究建筑與建筑之間的主從關系。滕王閣作為歷史勝跡,那么它在一定的區域范圍當中就是主角,其他建筑不能反客為主,否則就徹底顛覆了城市原有的歷史風貌和建筑特色。”楊保軍認為,國家需要從法律角度提高城市設計的地位和剛性原則。
12月19日,陳政高部長在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加強城市設計工作,制定城市設計技術導則,從城市整體層面到重點區域和地段,都要進行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和項目審批都必須符合城市設計要求。同時,要從維護城市規劃權威性、拓展發展空間、保護生態環境、塑造城市風貌的高度,認識違法建設的影響和危害,下決心、下功夫清除和防治違法建設。
在楊保軍看來,首都的規劃和建筑自古以來都是全國城市的風向標,因此北京的歷史風貌建筑如何保護對全國都有示范作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北京在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方面并沒有給全國帶好頭,所以其他城市也就有恃無恐。如果能夠像‘打老虎’一樣選取對北京傳統城市風貌破壞最為突出的建筑進行清除,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他城市也就不敢再挑戰城市規劃的權威了。”
編輯:ljing
凡注明“風景園林網”的所有文章、項目案例等內容,版權歸屬本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者,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風景園林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