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增長,建設“為人的城市”
江北建設
從提高用地效率入手
后青奧時代,南京建設重心將跨過長江轉到江北新區。今年,南京成立江北新區領導小組和江北新區開發運作平臺——揚子國資投資集團,新區總體方案通過國家部委組織的專家評審,江北新區建設蓄勢待發,明年全面啟動。
揚子國資投資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蔡龍介紹,江北現有人口170萬,占蘇南總面積的8%,按每年增長10萬人、十年增長100萬人的規模計算,10年后,江北人口密度仍不會超過江南城區。
全面啟動江北建設,第一個項目不是新區開發,而是老工業基地環境整治,提高低效土地利用效率。明年其他重點項目還有綠水灣、龍袍、大橋周邊濕地保護、老山保護等。
放棄單純的土地開發模式,江北新區走產城融合之路,明年需要資金1500億元。錢從哪兒來?揚子集團已成立城鎮建設發展基金,政府出資2億元,已向社會籌集43億元,還要在產業、環境、交通建設上各成立一只基金。此外,向國開行申請到200多億元棚戶區改造貸款。揚子集團還在嘗試推動建立新區的政府信用體系,爭取單列發行政府性債券。
投入減三成
功能內涵補短板
明年,南京城市建設將投入462億元,比今年減少近三成。城建盤子銳減的背后,是更加注重城市內涵豐富與功能完善。
建成地鐵3號線、緯三路過江通道,開建長江五橋,推進地鐵4號線一期、地鐵5號線建設……記者注意到,明年南京公共配套投入增長迅速。投入251億元,完善公共服務、提升文化建設、更好地改善民生,主要項目有:南京市民中心、門東地區D4區街區保護工程、白馬文化藝術中心、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南部新城和浦口新城的醫療中心。
提升南京文化軟實力,南京明年將完成明城墻、明故宮遺址公園核心區、南朝石刻等重點區域保護規劃,推進梅園新村紀念館、明朝博物館與城墻博物館等一批文博場館改擴建工程。
此外,南京將提升智慧南京中心綜合功能,構建全市統一的政務外網,在民生服務、城市管理等領域開展大數據示范應用,完善城市智能門戶,拓展市民卡應用,推進公共服務更便捷。
編輯:zh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