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文化遺產
擔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之后,習近平對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依然念之掛之,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仍時不時親自過問。
2001年10月,部分省政協委員赴泉州、漳州兩市視察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形成了調研報告,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習近平閱后做了批示:文物是歷史的見證,保護文物就是保護歷史;文物是珍貴的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文物就是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002年4月,時任省長習近平欣然為福州市知名文物學者、曾任福州市文物局局長的曾意丹所著《福州古厝》一書作序。他在序中寫到:“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福州古厝〉序》中還特地提出:“保護好古建筑有利于保存名城傳統風貌和個性。現在許多城市在開發建設中,毀掉許多古建筑,搬來許多洋建筑,城市逐漸失去個性。在城市建設開發時,應注意吸收傳統建筑的語言,這有利于保持城市的個性。”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時曾說“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引發廣泛關注,很多人期待像北京這樣的中心城市今后不要再出現與城市品位和風貌不協調的奇形怪狀的建筑。回首觀望,習近平在這方面的思考可謂一脈相承、一以貫之。
古今兼容:既要加快城市發展和建設,也要保護好文化遺產,達致“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
著名作家馮驥才說:“城市,你若把它視為一種精神,就會尊敬它、保護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視為一種物質,就會無度地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隨心所欲地破壞它。”
上世紀80年代起,和很多地方一樣,福州城市發展日新月異,由此,城市開發建設與文化遺產保護的沖突也不時出現。
三坊七巷北隅,南后街與楊橋路交匯處,歷經百年滄桑的林覺民故居靜立于繁華鬧市之中,門前矗立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
往來的游客并不知道,那塊市文物保護碑上,曾出現過一個臉盆大的“拆”字。
這座典型的福州民宅,不僅走出了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也是著名作家冰心的故居。林覺民就義后,林家人為逃避清兵的追殺,躲到福州遠郊,將此宅賣給了冰心的祖父。1982年,這里被確定為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但在1989年,福州市有關部門批準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拆除林覺民故居部分建筑,準備建設商品房。當時在一家工廠工作、熱心文保事業的鼓樓區政協委員李厚威投書《福州晚報》“建議完整保留林覺民故居”,但不久,刺眼的“拆”字還是被寫在了市文物保護碑上。
時不我待。福州市政協委員張傳興立即寫信給剛到任不久的市委書記習近平,并撰文《林覺民、謝冰心故居不容再拆》,發表于1990年12月1日的《福建日報》,指出“如此不顧社會效益,不免使人失望”。
習近平看到來信后,立即讓市文管會核實,同時要求有關部門暫緩拆遷,并于1991年1月27日作出批示,要求市委辦公廳核實情況。
1991年3月10日下午,福州市委市政府在林覺民故居召開文物工作現場辦公會,習近平親自主持。時任福州市文管會常務副主任、福州市博物館館長黃啟權參加了會議。
在林覺民故居二進大廳廊前,習近平問黃啟權:“老黃,這里是不是林覺民故居?”黃啟權回答:“對,我們站的地方就是林覺民故居的大廳。”“好,我們就決定把它保護下來,進行修繕。”習近平的話語很簡潔。
當年5月31日,故居修繕工程動工。11月9日,在辛亥革命福州光復80周年紀念日當天,林覺民故居修繕完成,并辟為福州市辛亥革命紀念館對外開放。
因為一直為保護林覺民故居奔走,李厚威的命運也得以改變,他由工廠正式調入林覺民紀念館工作,后來擔任館長。“開館當天,習近平書記除了參加剪彩儀式,還親自給省外客人當起了講解員。開館一個月內,他又三次來館了解觀眾反應,作出整改指示。”李厚威向記者回憶道。
從林覺民故居出發,沿著南后街一路向南,到了相連的澳門路,臨街而立的便是紅墻環繞的林則徐紀念館。
林則徐,世界禁毒先驅,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福州是林則徐的故鄉,是他出生、求學、成長以及晚年退養之地,也留下了一系列與他相關的珍貴遺跡。
不過由于歷史原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林則徐故居、出生地以及紀念館在內的系列遺跡,都不同程度存在著年久失修、損毀嚴重、房舍被侵占等突出問題。省政協委員陳以強等多位有識之士為此奔走呼吁多年。
1990年5月,《人民日報》“情況匯編”發表《林則徐故居及墓地現狀》,反映了保護林則徐遺跡存在的問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勛同志作了重要指示。1991年7月,習近平在有關匯報材料上批示:抓緊修復林則徐故居及做好墓地開放。此后,在市委常委會等場合,他又數次研究林則徐遺跡修復等事宜。
1996年2月6日,習近平主持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林則徐系列遺跡修復、充實工作,決定成立林則徐系列遺跡保護、開發領導小組,同意紀念館、故居、出生地作為福州市文物局的下屬單位,歸福州市文物局統一管理。會上還議定收回林則徐出生地。
位于福州市中山路左營司巷的林則徐出生地,是他出生、幼年讀書、中舉、完婚、中進士和走上仕途的搖籃,其憂國憂民的思想就是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中孕育的。但在當時,這塊地已經出讓給了一家房地產公司,他們計劃興建高級商住樓“則徐花園”。
這次會議后,福州市有關部門迅速與開發商協商,以1200萬元的補償收回了這塊地。一個月后,林則徐出生地暨幼年讀書處修復工程開工典禮舉行,1997年6月竣工。
“兩次儀式,習近平同志都親自參加了。”時任福州市副市長、后任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林強回憶。他也是林則徐后裔,現為林則徐基金會會長。
與此同時,位于鼓樓區文藻山路的林則徐故居也逐步完成被占用房舍清退、拆遷等工作,2003年5月一期修復“七十二峰樓”工程動工,當年8月竣工,其余部分修復正在推進中。
編輯:zhaoai
相關閱讀
探營廣州園博會:移步換景賞雅色 繡球簇擁廣州城
第30屆廣州園林博覽會將于3月24日至4月2日舉行,3月22日,記者提前探營廣州園博會多個會場花境,發現富有傳統和現代元素的造景、包含多個區域特色的小園圃等已逐漸展露真容【詳細】
天津第32屆運河桃花節舉辦
3月17日,第32屆天津運河桃花文化商貿旅游節如約而至。在北運河畔的桃花堤,微風輕拂,桃紅柳綠,人們三五成群地踏青、賞花,趕赴一場浪漫的春日之約【詳細】
海南大山泰景觀承建國家公園大門獲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領導肯定...
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五指山大門,陳俊霄向調研組匯報了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建設情況,章新勝對陳俊霄參與設計、海南大山泰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家公園大門(五指山)項目的創意主題【詳細】
海南首個園林式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開園
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坐落在三亞市荔枝溝路殯葬服務中心內、烈士紀念園旁,于2022年3月開工,2023年2月竣工,占地600余平方米,由三亞市人民政府投資建設【詳細】